《酒泉子》的诗词及鉴赏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潘阆词作鉴赏

  此词以含蓄委婉的笔触,交替使用白描、绘神、想象、反衬等多种手法,回忆了杭州西山胜景,抒写了作者对西湖周围胜地的深挚眷恋。

  上片起首一句点明题旨,然后直接进入回忆。第二句用两个地名词和两个方位词,带出了寺前山后的一切风景点。第三句是近景小景,展现了广阔的背景以后,再专门回味游览冷泉这一名胜时的情形,自然也有举一点以见全貌的作用。以上两句是全篇中唯一正面写景的地方,但句中只标明地点方位和说明旧日曾经亲游,至于这里的风景到底怎样美好,作者却不直说。这样写可以让读者驰骋想象,他们有可能填补出比任何笔墨、色彩都多得多、美得多的景象来,这是艺术空白的妙用。上片结尾一句意思是说这里游憩,即使酷热的三伏天也如清爽的秋日。如果说前两句写景只点出景哪里,是使用了艺术的拙笔的话,那么这一句无边的美景之上精心捕捉山光物态的神韵,则使用了艺术的巧笔。

  过片两句是想象。冷泉亭左侧有呼猿洞,相传晋代僧人慧理曾蓄白猿于此。这两句虚事实写,更添了西山灵气。从内容上看,作者这两句中似乎还通过白猿的长啸而去,怀念杳无踪迹的慧理,然后再通过对慧理的追缅,遥寄自己许身湖山、与猿为侣的愿望。结拍两句,意思是说:别后因为甚思西山而不可得,只好找来西山的画图频频观看,但那上面终究找不出真山峰的美质来。这里用图画作为反衬,西山的灵姿秀气因此更为突出了。“欠峰峦”,指缺少峰峦,实际上是说没有好的峰峦。“画图”,别本作“画阑”(“阑”同“栏”),说诗人所处的地方多次凭阑而望,终是看不到西山那些优美的山峰。这样当然也通,但少了西山比图画更美丽这层意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2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翥《春怀》阅读答案

    春怀 高翥① 江南春尽尚春寒,添尽征衣独掩关。 日暮酒醒闻谢豹② ,所思多在水云间。 【注】 ①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游荡江湖,有“江湖游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8
  • 《待月台》

    苏 轼 月与高人本有期, 挂檐低户映蛾眉。 只从昨夜十分满, 渐觉冰轮出海迟。 这首诗是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中的第十首,于熙宁九年(1076)知密州任上作。文与可,字文同…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3
  •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这两句诗是赞颂画家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他不愿受时间的催迫,不愿仓猝从事,十日才画一水,五日才画一石。大家风度,笔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1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全诗翻译赏析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几句大意是:九月之夜,轮台狂风怒吼,一川酒斗大的碎石,被狂风吹得满地乱滚。诗句用夸张手法展示&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7
  • 欲食半饼喻

      【文言文】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嗔恙),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0
  • “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的意思及全诗翻译鉴赏

    “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这两句夸赞僧中孚人才独异,虽众星罗列青天,而明者独有月亮。含蓄隽永,匠心独运,似在写景,却在赞人。 出自李白《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