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醉翻译赏析

  《渔父·渔父醉》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前言】

  《渔父·渔父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全词采用描写与叙述融会运用的写作手法,刻画出渔夫酒醉后的神态,以及找不到回去道路的状态,反映了渔父狂放不羁、自由自在的恬淡生活。全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词人乐观的心态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注释】

  ①渔父:词牌名。是苏轼根据唐代诗人张志和、戴复古所做的《渔父词》改写,采用三、三、七、七、五的句法。

  ②蓑衣:古人用蓑草编织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

  ③却:想,望。

  ④轻舟:小船。短棹(zhào):小桨。任:凭着,随意。斜横:纵横斜错,无方向。

  【翻译】

  渔父饮酒醉了,披着蓑衣走路跌跌跄跄,像跳舞的样子。饮酒醉了的渔父想寻找回去的归途。无人执掌的短桨小船,任它随意飘流。等到酒醒过来以后,渔父不知道船飘流到什么地方。

  【赏析】

  前两句点化引用了唐代诗人孟郊《送淡公》(之三)“独迷舞短蓑”诗句的诗意,写了渔父狂饮烂醉而忘形的神态。“渔父醉,蓑衣舞”,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渔父狂饮烂醉以致神魂颠倒、身不由己的诙谐状态。“蓑衣舞”三字逼真传神,渔父醉后那踉踉跄跄的行走模样跃然纸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醉里却寻归路”,进一步渲染了渔父醉后神不附体、欲归无路的昏沉状态。连东南西北都弄不清楚,回去的道路也找不到了,只好“轻舟短棹任斜横”。

  词人曾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游赤壁湖时,也狂饮烂醉过,结果是“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见苏轼《赤壁赋》)。该词里渔父的狂饮烂醉,其结果比词人游赤壁时的境况好不了多少,同样会是“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所不同的是:相与枕藉乎家中,“醉后不知何处?”最后两句为点题之笔,反映了渔父那种狂放不羁、自由自在的恬淡生活心态。

  全词先描写,后叙述,描写与叙述融会运用,集中渲染了渔父“醉”后百事皆空的心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词隐含了道家崇尚自然、清净无为的思想,反映了词人随缘放旷、任天而动的达观胸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3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其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其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十、其   1、代词   ①作人称代词,一般是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它(们)(的)”。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例: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4
  • “鸟逸溪云静,人行野岸稀。”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鸟逸溪云静,人行野岸稀。”这两句是说,夜已深沉,鸟儿已栖息,喧闹之声止息,万籁俱寂;荒野的岸边行人稀少,唯溪上白云在空中飘荡。两句全写一个“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8
  • 中考文言文阅读满分经验详解

    中考文言文阅读满分经验详解   中考必考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必考翻译,这是考生最为头疼的一个题目。满篇的之乎者也,实在不知道如何理解?别担心,今天给大家传授文言文翻译技巧,助你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1
  • “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这两句是说,三年来置身于雾水迷茫的蜀地,不仅望不见家乡,而且因为蜀地多雾,连家乡所能见到的太阳,也不肯照临离人的屋梁。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1
  •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太宗罢朝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太宗罢朝   太宗罢朝   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十五从军征文言文翻译

    十五从军征文言文翻译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以下…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