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一翻译赏析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言绝句其一》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

  【前言】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言绝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秋,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第一首写作者作出去看钱塘江潮的打算,第二首描绘所看到的潮水的威势,第三首抒写看潮后兴起的感慨,第四首以地方官的身份抒发因看潮而生的议论,第五首再次抒发观潮所得的感想。全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运笔上,有实写,有虚写;有感慨,有议论;有想象,有愿望。淋漓恣肆,不落常轨,体现出苏诗英爽豪迈的风格。

  【注释】

  ⑴玉兔:旧说月中有玉兔、蟾蜍(见《五经通义》),后世因以玉兔代月。

  ⑵重门:九重天门。钥:锁

  【翻译】

  准知道今晚的月亮十分团圆,江潮欲来秋风已带着九月的清寒。寄语九重天门请不要上锁,我要留住月色把夜潮观看。

  【鉴赏】

  第一首开头两句:“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首句点明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这一年中秋,适逢晴朗,所以作者预知月亮会很圆,心情也倍加欣喜。次句写晴秋的夜晚,风里带有霜气,虽在仲秋,因地近钱塘江入海之口,已有九月的寒意。作者设想在月夜看潮,海滨一定是比较清冷的,而景象一定也更加奇妙。三四两句:“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作者此时住在郡斋,所以招呼管门的小吏说:“这重门休得上锁,我将要在月夜看潮呢!”白居易有忆杭州词:“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着潮头。”(《忆江南》)苏轼和白居易不同,他要亲临海塘看取潮势,并在中秋月夜看潮,这兴致比白居易的“郡亭枕上看潮头”显得更高了。这一首只是作出看潮的打算,是一组诗的开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4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经典咏梅诗句

    梅,枝干苍老虬曲,能在冬天寒冷中开花,能够表达一种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坚守信念的顽强精神。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是为高洁志士; 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8
  • ●卷十五・书二、启

           【与孟东野书】   (东野,或作郊。公贞元十五年从董晋丧出汴州,依张建封于徐,因被留以职事,此书当在十六年三月作。)   与足…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1
  • 董遇论三余翻译注释及道理

      《董遇论三余》是一篇有关读书的文言文。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董遇论三余》文言文翻译和注释,《董遇论三余》文言文道理,欢迎阅读。 文言文   人有从…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87
  •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技巧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技巧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4
  • 《戏题牡丹·幸自同开俱阴隐》翻译赏析

      《戏题牡丹·幸自同开俱阴隐》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6
  • 初中必背文言文参考

    初中必背文言文参考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是一块重要的学习内容。下面是小编与你分享的一些精选的初中文言文,欢迎阅读。   初中文言文精选   1.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