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夏闺怨翻译赏析

  《菩萨蛮·夏闺怨》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前言】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回文词。其回文词的特点是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此词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

  【注释】

  ⑴昼眠:午休。

  ⑵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⑶冰:用作动词,使······冰冷。

  ⑷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翻译】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赏析】

  苏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四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阕写昼眠情景,下阕写醒后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

  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这首词在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同时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气派,实为难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4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6
  • 《南歌子·游赏》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歌子·游赏   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译文及…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5
  • 李都尉古剑――白居易诗词全集

      李都尉古剑   [唐] 白居易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1
  • 文言文阅读题和技巧点拨

    文言文阅读题和技巧点拨   一、翻译类   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留、删、补、换、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9
  • “宋绶,字公垂,赵州平棘人 幼聪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宋绶,字公垂,赵州平棘人。幼聪警,为外祖杨徽之所器爱。徽之无子,家藏书悉与绶。绶母亦知书,每躬自训教,以故博通经史百家,文章为一时所尚。后赐同进士出身,迁大理寺丞。久之,判三司都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4
  • 如何学习文言文

    如何学习文言文   如何学习文言文1   虽然文言文不是现实中的语言,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所以,要学好现代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