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翻译赏析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前言】

  在《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中,词人以清丽的笔触、优美的意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清幽雅丽的秋夜采莲图,写出了采莲女子秋夜冒寒采莲的辛勤劳作以及心中的怅恨。

  【注释】

  ①镜水:平静明净的水。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凡造物南水土,故江东官纱绫、官纸者,镜水之故也。”

  ②小娘:此指采莲的少女。红粉:女子化妆所用的胭脂和铅粉,这里指妆扮得十分美丽的少女面庞。寒浪:寒凉的水波。

  ③思惟:思量,思念。《汉书·张汤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

  【翻译】

  池中水波平如镜子,映照着夜空中的一轮秋月,月光皎洁如雪。正是采莲的时节,那采莲的少女,红粉盛妆却只能空对着寒冷的水波,不由感到万分惆怅。她人在采莲,心中却思量着远方的情郎,愁思难解,黯然神伤。

  【赏析】

  此词抒写少女月夜采莲的惆怅。头两句八字缀时间景物:秋水,秋夜,秋月,水平如镜,月光如雪,构成了一幅秋夜月色雪景图。与此同时采莲常常蕴含着男女情爱意旨的表达,南朝乐府民歌《两洲曲》中即云:“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女子爱恋情郎的心清澈如水、热情似火,显得格外纯真、赤诚。另如晚唐皇甫松的《采莲子》词:“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情窦初开的采莲少女被岸上的英俊少年迷住了,爱情的火焰悄悄燃起。她下意识地抛出一颗莲子、一颗少女初恋的心。所以,这里的采莲活动也隐含着对情爱的渴望和追求。作品善于捕捉采莲女子一瞬间的情感:她面对自己映在水光之中的娇颜,顿生孤寂与惆怅,“红粉”与“寒浪”的映照,“惆怅”心情的揭示,“思惟”意念的抒发,都令这清雅的荷塘月夜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感伤色彩。而她面对寒浪,心感惆怅。为甚?“正思维”,思维什么?词人不回答,留给读者驰骋想象的余地,言尽而意未尽。

  这首词写的很精练,紧抓采莲女月夜伫立凝思这一意象,用简洁凝练的笔法,层层递进,把少女那种孤寂、苦闷、惆怅的心境展露无遗。短短二十三字,就把情景融与一体,可见其卓绝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6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r…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0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译文及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3
  • 《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翻译赏析

      《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前言】   《谒山》是唐代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2
  • 正能量的文言文句子

    正能量的文言文句子   每天一点正能量。下面是小编与你分享的一些正能量的文言文句子,让它们成为你的’座右铭吧。   1、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7
  • 北山移文文言文翻译

    北山移文文言文翻译   《北山移文》是孔稚珪所写的骈体文。文章一开始表彰真隐士以树立榜样,接着指出假隐士周颙的名字,并把他隐居时与出仕后截然不同的行为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层层揭露其虚…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5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狼》翻译

      《狼》翻译: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