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翻译赏析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前言】

  在《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中,词人以清丽的笔触、优美的意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清幽雅丽的秋夜采莲图,写出了采莲女子秋夜冒寒采莲的辛勤劳作以及心中的怅恨。

  【注释】

  ①镜水:平静明净的水。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凡造物南水土,故江东官纱绫、官纸者,镜水之故也。”

  ②小娘:此指采莲的少女。红粉:女子化妆所用的胭脂和铅粉,这里指妆扮得十分美丽的少女面庞。寒浪:寒凉的水波。

  ③思惟:思量,思念。《汉书·张汤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

  【翻译】

  池中水波平如镜子,映照着夜空中的一轮秋月,月光皎洁如雪。正是采莲的时节,那采莲的少女,红粉盛妆却只能空对着寒冷的水波,不由感到万分惆怅。她人在采莲,心中却思量着远方的情郎,愁思难解,黯然神伤。

  【赏析】

  此词抒写少女月夜采莲的惆怅。头两句八字缀时间景物:秋水,秋夜,秋月,水平如镜,月光如雪,构成了一幅秋夜月色雪景图。与此同时采莲常常蕴含着男女情爱意旨的表达,南朝乐府民歌《两洲曲》中即云:“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女子爱恋情郎的心清澈如水、热情似火,显得格外纯真、赤诚。另如晚唐皇甫松的《采莲子》词:“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情窦初开的采莲少女被岸上的英俊少年迷住了,爱情的火焰悄悄燃起。她下意识地抛出一颗莲子、一颗少女初恋的心。所以,这里的采莲活动也隐含着对情爱的渴望和追求。作品善于捕捉采莲女子一瞬间的情感:她面对自己映在水光之中的娇颜,顿生孤寂与惆怅,“红粉”与“寒浪”的映照,“惆怅”心情的揭示,“思惟”意念的抒发,都令这清雅的荷塘月夜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感伤色彩。而她面对寒浪,心感惆怅。为甚?“正思维”,思维什么?词人不回答,留给读者驰骋想象的余地,言尽而意未尽。

  这首词写的很精练,紧抓采莲女月夜伫立凝思这一意象,用简洁凝练的笔法,层层递进,把少女那种孤寂、苦闷、惆怅的心境展露无遗。短短二十三字,就把情景融与一体,可见其卓绝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6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芙蕖节选文言文翻译

      芙蕖节选文言文原文大家知道了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为你整理的芙蕖节选文言文翻译!   原文   《芙蕖》(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8
  • 张先《江南柳·隋堤远》译文及赏析

      《江南柳·隋堤远》   宋代: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4
  • 七言绝句大全500首

    1.《山行》唐朝-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泊船瓜洲》宋朝-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022年7月14日
    5.1K
  • 徐铉《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阅读答案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徐铉 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 远巷蹋歌深夜月,隔墙吹管数枝花。 鸳鸾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注】徐铉早年在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1
  • 李绅《悯农》古诗赏析 春种一粒粟

    悯农   李绅   chūn zhòng yī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盛唐边塞诗派是指哪些诗人,边塞诗有哪些代表作?

    我们伟大祖国版图辽阔,早在汉武帝元封六年就有反映边塞风貌的诗篇出现,但大量的边塞诗却产生在唐代前期。当时边疆战事频繁,征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些文人志士向往边塞生活,为了忠…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