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际寺翻译赏析

  《宿云际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前言】

  《宿云际寺》是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夜宿云际寺时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在云际寺的见闻、感悟,通过对寺僧、小鹿以及山林的描写,表现出了一种自然的融洽,流露出了诗人对禅与自然融合之美的礼赞。

  【注释】

  ①东峰弟子:犹言东山弟子,即禅门弟子。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黄梅东山,引接学人,故称东山法门。

  ②南能:指禅宗南宗惠能六祖。

  【翻译】

  自云绕山山路幽深,禅门弟子远来相寻。僧熟路踏苍苔归寺,鹿在林踩红叶有声。高阁燃清香生静境,夜堂鸣疏磬发禅心。自从紫桂岩前告别,不见南能直到如今。

  【赏析】

  温飞卿本出身名门,又颇有才气,但由于他恃才逞气,喜讥刺权贵又不受羁束,一生坎坷,漂泊潦倒。在他的一生中,喜与禅僧来往,诗集中有不少这类诗作。温庭筠曾任襄阳巡官,并曾在江淮一带长期游处,使他颇受南宗禅的影响。在广东罗定县西南有云际山,该诗中所写之云际寺或坐落于该山之上。云际寺里有一位僧人,温庭筠以前曾结识过。分手之后,这位僧人回到了云际寺。或许是两人有深契,这次,温庭筠以一名禅门弟子的身份远远地寻他而来。尽管他已走了很远的路程、尽管他已爬了很高的山峰,但眼前的一幅幅美丽淡雅而又含蕴深远的图画,使他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苍苔上本没有路,但寺僧熟悉这里的一切,他踏着苍苔归去。落叶本是无声,但由于山林静谧,小鹿嬉闹踏着落叶发出了“沙沙”响声。这两个细节写出了寺僧、小鹿在这座寂静的山林里的自在。以一种自然的融洽为背景,作者写禅僧的参禅生涯:燃起清香、鸣起疏磬,由此而进入清静的禅境。见到这一切,作者不由将久不见面的这位南方禅师比作慧能。不过,该诗所写的是温庭筠这位才子眼中的禅僧,他与南宗慧能的禅风是有区别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6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岘山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岘山怀古·访古登岘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4
  • 治水必躬亲翻译译文

    治水必躬亲翻译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势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塘有浅有深,河道有弯有直。不经过…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53
  • 《高阳台·频听银签》翻译赏析

      高阳台·频听银签   韩疁   频听银签①,重燃绛蜡②,年华衮衮惊心③。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樽、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1
  • 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说明】 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号震川,明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明世宗朱厚熜(cōng)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归有光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 中考文言文翻译失误面面观知识点归纳

    中考文言文翻译失误面面观知识点归纳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4
  • 浅谈文言文与政论

    浅谈文言文与政论   写在前面的话:   本来不想写文史的复习方法,因为那个太知识化了,学习过程也单纯,基本上没有技巧可言。我见过基础好的文科同学,根本不复习也能拿到120分以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