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至分水戍》翻译赏析

  《至分水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骆宾王。其古诗全文如下:

  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

  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

  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

  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

  【鉴赏】

  这首诗以凝重、沉郁的笔调描写了分水岭一带阴晦、幽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行役在外,远离家乡的凄凉、悲怆心情。诗中情景交融,用笔简洁。在押韵、对仗等方面已十分成熟,是一篇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律诗。

  “行役总离忧,复此怆分流。”行役,因服役或公务二跋涉在外;离,遭逢。句意为:行役在外总是令人心情忧伤,何况又正逢这引人悲怆的分水岭。是人的悲哀源自于家人、亲友的分离,孤身在外,无所依傍,因此顾影自怜,心生忧戚。此时面对分水岭,那水流分道扬镳之景,恰似诗人与家人的分别,于是触景生情,惋叹不已。“忧”、“怆”二字给全诗奠定了低沉、悲痛的基调。

  “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句意为:水流为石所阻,溅起浪花,回旋着、激荡着、呜咽着,在盘绕、丛生的杂草的掩映下,曲折的涧水更显幽深。水流回旋、呜咽正如诗人与家人分别时难分难舍,依恋万分时的情景;曲涧为从草所覆之景正如诗人一路行来,历尽艰辛的行程。这正是诗人面对“分流”而“怆”的原因。

  “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晦,昏暗,暗昧;宿莽,草名,冬生不死。句意为:阴湿的石崖常凝结着晦暗的苔藓,经冬不死的宿莽竞相含纳着寒凉的秋意。此联进一步写分水岭周围晦暗、莽苍觉得环境,诗人对此感到前途仍将十分艰难、暗淡。

  “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句意为:更何况此时正是秋天落霜的凌晨时分,寒冷的秋风正源源不断地倾入戍楼里来。这股秋风不但“入戍楼”,而且还深入到诗人的心底,那袭人的寒意更使旅人感到仇怨无边。如果说前六句的悲伤还是诗人自身主观的感觉的话,那么这两句所言之悲则是外界强加诸身,不容诗人抗拒的痛苦。各种悲凉之味显得更为浓烈。

  以自己自由的创作实践完成五、七律诗正是“初唐四杰”对中华诗坛的重要贡献之一。从这首诗即可明显地看到身为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这方面的努力。诗中,首联写心情,引领全文;颔、颈二联宕开一笔,描写景物,衬托感情,形式上对仗工整,平仄鲜明;尾联呼应首联,又是全文的一个升华。“流”、“幽”、“秋”、“楼”韵脚齐整。此诗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已具备了一首成熟律诗的风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7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南乡子·送述古》翻译赏析

      《南乡子·送述古》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1
  • 韩琦大度

    朝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

    古诗文 2020年3月3日
    689
  • 张昭传节选文言文阅读练习

    张昭传节选文言文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9
  • 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解析

    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解析   【原文】   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 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 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8
  •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15
  • 【双调】折桂令(想人生最苦离别)

             刘庭信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2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