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翻译赏析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前言】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所写是幕府中闲静的生活,首联点出“闲”,以疏谈的笔调引起全诗;诗的中间四句用公府所见所闻的景物写闲静生活和闲适情调;诗的最后两句承上文写乡思。这首诗写近景刻画入微,写远景场面开阔,笔法轻松疏谈。

  【注释】

  ⑴李判官:指当时封常清幕下判宫李栖筠。使院:即北庭节度使的官署。

  ⑵公府:即岑参及其同僚的办公处。

  ⑶柱础:柱子的基石。

  ⑷门关:门闩。

  ⑸饮砚:鸟影掠过,如饮砚水。

  ⑹东还:东归。诗人在西北边塞,故云。

  【翻译】

  公府之中每日无事可办,我们同僚只是觉得清闲。野草根根扎到柱下基石,青苔片片已将大门爬满。砚水之中时而掠过鸟影,卷起帘子面对青天群山。新的诗作至今尚未吟成,昨天夜间又在梦中东还。

  【赏析】

  诗的首联中“日无事”、“只是闲”从两个方面点出“闲”字。“日”、“只”都对“闲”加以强调。“闲”是此诗所写的主要内容,也是此诗的基本情调,以疏谈的笔调引起全诗。

  诗的中间四句用公府所见所闻的景物写闲静生活和闲适情调。“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这两句写公府之内景物。无人频繁往来,以致野草滋生、青苔蔓延,可见“公府日无事”,而诗人得以有足够时间对柱础间的草根、门关上的苔色作细致观察,可见“吾辈只是闲”这两句上句从形着笔,下句从色落墨,一“侵”一“上”,写出草根、青苔潜移默化的发展形态,刻画极细致入微。“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这两句写公府之外景物。

  前一句写飞鸟并不直接去写,却以鸟影掠过砚水来写,由府内自然转到府外,手法很高明。而用一“饮”字,把鸟影掠过砚水好似啄水的形态写得既十分形象,又很有情趣。这种闲情是只在“无事”时才有的。后—句用“卷帘”把诗人的视线由府内转到府外,与上句是同样巧妙的手法。而晴空之下,满目青山,场面却是松开阔极有边塞特征的。这种逸致也是“无事”时才有的。上下两句,由近及远,一动一静,均突出了闲静情趣。

  诗的最后两句承上文写乡思:“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能在边地字斟句酌,从容吟诗,仍流露“闲”字,而新诗未足即被乡梦打断,写“闲”中乡思愈切,十分符合闲居异地的生活情调。

  这首诗以“闲”字为贯串全诗的线索,而以乡思作结,中间四句写闲居所见景物,写近景则刻画入微,写远景则场面开阔,笔法轻松疏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7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任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任  贤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5
  • 《江南春波渺渺》全词翻译赏析

      出自宋代名臣寇凖《江南春·波渺渺》   波渺渺,柳依依⑵。孤村芳草远⑶,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⑷。   注释   ⑴江南春:词牌名。   ⑵柳依依:化…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07
  • 川西赋文言文

    川西赋文言文   乙未羊年,金秋八月。适慈母正四十,逢天下有大休。挚友五人,劳车三辆。连天急趁,终日奔波。昨夜披星,今朝戴月。人疲且累,马敝而衰。时有腾龙云雾吐,偶见地蛇涧中穿。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2
  • 天净沙·秋

    朝代:元代 作者:白朴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584
  • 强项令 董宣文言文阅读训练

    强项令 董宣文言文阅读训练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7
  • 初中课内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之马说

    初中课内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之马说   文言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