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咏梅翻译赏析

  《西江月·咏梅》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前言】

  《西江月·咏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梅的生活环境,下片写梅的凋谢。这首词是以“梅”格喻词人的侍妾朝云,全词采用回文的形式,渲染了梅的高贵品格,也衬托出了朝云的红颜。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⑵妍华:喻梅花美丽姿色。唐·李峤《东飞伯劳歌》: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⑶倒绿:即幺凤,亦名倒挂子。

  ⑷华妍:同”妍华”。

  【翻译】

  马追赶,香微吹,路遥远,沙笼罩,月淡照,炊烟斜。渡水清彻映照着美艳的梅花。倒垂着的绿枝,深寒的凤栖在上头。凤栖在寒枝上与绿树相映。鲜艳梅花映照着透彻的清波。渡口斜烟,蒙着淡月,托着笼沙。远远的道上,微微的香气,追赶着马儿。

  【赏析】

  上片,写梅的生活环境,亦是写朝云的生活环境。前三句,以七个景物叠印成一幅梅花盛开的背景图: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等衬托着梅花开放,鲜艳迷人。“倒绿枝寒凤桂”,描绘梅的形态,如幺凤般。朝云自杭州来到惠州,成为一尘不染的词人的最宠爱的妻妾,词人对她的情感不言而喻。

  下片,写梅的凋谢,亦是悼念朝云的逝世。开头二句,写梅花的盛开,幺风与梅枝同绿。鲜艳的梅花又映照着透明的水波。再一次渲染了梅、幺凤的青春丽色,即朝云的青春丽色。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环境变化,亦用六个景物来衬托着梅花凋谢、朝云英逝的凄凉气氛:渡口边呈现着的景象是“斜烟,淡月,笼沙”,还有那“远路,微香,趁马”。“微香”二字,特别醒目地告知读者:梅已谢了,只剩下“微香”,暗示着王朝云也已远走了,正在“趁马”进入到另一世界。眷恋之情,尽在不言中。

  这首词是以“梅”格喻朝云。全词,采用上片尾句字倒行的回文形式,构成了下片的另一情境。词人没有直接写朝云,而是从梅—凤—人的互喻象征意蕴,渲染了梅的红叶,风的红喙,以此衬托出朝云的红颜。这种文体写作起来,难度较大,但词人非常自然地构成了新的意境,塑造了新的形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0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赏析

      【原文】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滔滔春水东流)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3
  • 《申屠敦之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申屠敦之鼎 原文 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90
  • 愚公移山

    朝代:先秦 作者:列御寇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

    古诗文 2020年3月20日
    642
  • 王守仁《何陋轩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 ,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 ,而习类尚因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94
  • 彭端淑《为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为学 彭端淑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3
  • 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李之仪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款馀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着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相思,见了还…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