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琵琶女》翻译赏析

  《诉衷情·琵琶女》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前言】

  《诉衷情·琵琶女》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十月。上片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内心的幽恨,下片转换角度,写琵琶女的外形美,这首词塑造了琵琶女美丽可爱的形象。

  【注释】

  ⑴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又名《一丝风》、《诉衷情令》等。有唐词、宋词之分。唐词有单调、双调两体。宋词皆双调。

  ⑵小莲:北齐后主高纬宠妃冯淑妃名小怜(一作莲),能弹琵琶,善歌舞。此处借指琵琶女。

  ⑶碧云天:意思是蔚蓝的天空。

  ⑷绣阁:闺房,指女子的住处。幽恨:深恨。

  ⑸莹玉:形容皮肤洁白。莹:玉色美石。

  ⑹鬓梳蝉:将鬓发梳成蝉翼的形状。

  ⑺绮窗:雕画美观的窗户。

  ⑻素娥:传说月中女神名嫦娥,月色白,故又称素娥。

  ⑼故故:故意或特意。唐、宋时口语。

  ⑽婵娟:美好的样子。

  【翻译】

  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越,好像要冲破云天。细细听来,乐声分明在诉说绣阁中的怨恨,声声感人。只见她肤如美玉,梳着一对蝉鬓,手抱琵琶,站在窗前。今晚的月亮照着她,好像月宫里的嫦娥特意跟她比美似的。

  【赏析】

  上片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内心的幽恨。苏轼借北齐善弹琵琶的冯淑妃的名字指称琵琶女,暗含着对她的技艺的赞许和肯定。“初上琵琶弦”,是说转轴拨弦,开始弹奏。听去果然不同凡响:“弹破碧云天。”古人形容歌声响亮和美妙,本有“响遏行云”之说(见《列子·汤问》),唐诗“歌遏碧云天”即由此而来。苏轼再加变化,用来夸说琵琶弹奏的高妙动人,是恰切不过,而又有创新意味的。着一“破”字,可能受到“鬼才”诗人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这句诗的启发,以突出其超常的艺术效果。

  由于受到词调字句的严格限制,苏轼不可能像白居易那样在《琵琶行》中对另一个琶琶女的绝技展开描写,而只是从听者感受的角度,以夸张和写意的笔法作了高度的概括,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说琵琶女技艺高超,还表现在:“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能把一个闺中女子内心深微、复杂的感情,都通过琵琶弹奏的乐曲传达出来,让苏轼“分明”地加以体认,这是很精湛的技艺。这两句虽然同样写听觉感受,却从曲调传写的情感(或心理内容)着眼,因而并不显得重复,而且多少接触到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也暗含着苏轼对她的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上片写琵琶女,句句紧扣“琵琶”的弹奏,寥寥几笔,就能给人以比较鲜明、深刻的印象。

  下片转换角度,写琵琶女的外形美。过片“肤莹玉,鬓梳蝉”两句,从正面着笔写琵琶女的肤色白皙和鬓发俏丽,像是电影中的两个特写镜头,表现了琵琶女外形的美丽。接下去“绮窗前”一句,像是写了一个侧影,与上片联系起来看,这该是琵琶女弹奏之处,原来那美妙动听、曲传幽恨的琵琶声就是从这儿发出的。所以这一笔虽已虚化,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结尾以明月来衬托,使琵琶女更显得天姿国色,美丽动人。妙在将明月人格化,说明月在今夜特意随人行走(当明月发现琵琶女之后),似乎要同琵琶女比一比谁更美好呢。这是苏轼听到琵琶女弹奏时,恰好见到当空的一轮明月,灵感突发,因而获致的神来之笔。

  从全词来看,上片为主,而下片为宾,下片所写的人的外形美,对于上片所写的技艺之精、乐声之美来说,也是一种衬托。苏轼使二者相得益彰,更突出了琵琶女美的形象。这是作品艺术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0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英雄杰出人物的古诗词大全

    生为百夫雄 死为壮士规 ——-三国魏·王粲《咏史诗》 雄:豪杰。 规:楷模。   惟上古尧舜  二人功德齐均  不以天下私亲  高尚…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31
  • 刘禹锡《晚泊牛渚》阅读答案

    晚泊牛渚 刘禹锡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②,独自月中行。 [注释] ①牛渚,古渡口,即现在的采石矶。诗人调官途中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 《隆中对》文言文一词多义

    《隆中对》文言文一词多义   1、为   好为《梁父吟》 唱   谓为信然 是   以弱为强者 成为,变成   贤能为之用被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作为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2
  • 古诗五首之【天净沙·秋思】的全文与翻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2
  •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赏析

      【原文】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滔滔春水东流)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7
  •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sh)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yn)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之怠(d…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