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远看山有色》翻译赏析

  《画·远看山有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前言】

  《画》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注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

  2惊:吃惊,害怕。

  【翻译】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赏析】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9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岱《祭秦一生文》“世间有绝无益于世界”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祭秦一生文 明·张岱 世间有绝无益于世界、绝无益于人身,而卒为世界、人身所断不可少者,在天为月,在人为眉,在飞植则为草本花卉,为燕鹂蜂蝶之属。若月之无关于天之生 杀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6
  • “柳恽字文畅,少有志行”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柳恽字文畅,少有志行。好学,善尺牍。与陈郡谢沦邻居,深见友爱。沦曰:“宅南柳郎,可为仪表。” 初,宋时有嵇元荣、羊盖者,并善琴,云传戴安道法。恽从之学,特穷…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4
  •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翻译赏析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2
  •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1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1
  • 《忆王孙 秋江送别,集古句 》原文赏析

      忆王孙 秋江送别,集古句   辛弃疾 宋   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注释】   ①不仅有《踏莎行》(“进退存亡”)集经…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9
  • 文言文正正直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正正直练习及答案   范文正正直   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