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翻译及赏析

  《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释】

  ①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②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渔阳:古幽州,今河北蓟县一带,汉时与匈奴经常接战的地方。

  ③苦:一作“死”。

  【翻译】

  才从军便作汉朝的羽林郎,一开始就随将军鏖战渔阳。谁知道不能去边关的痛苦,纵然战死还留下侠骨芬芳。

  【鉴赏】

  这首诗里所说的“仕汉”“骠骑”,以及下面两首诗里出现的“五单于”“汉家君臣”等,都是借汉事喻唐,这在唐诗中几乎是习闻熟见的惯例。这里说少年委身事君,入仕之初便担任了羽林郎的职务。由于羽林郎宿仗卫内、亲近帷幄,地位十分重要,故非一般等闲之辈可以入选。《后汉书·地理志》云:“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由此即可见一斑。骠骑指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曾多次统率大军反击匈奴侵扰,战功显赫。少年报国心切,一心想效功当世,一旦国家有事,便毫不犹豫地随军出征。

  边关是遥远荒寒的,沙场的搏杀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马篇》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英雄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诗通篇是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加以客观的描述和赞颂,这里却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诘的口气反挑,使文势陡起波澜,末句则以斩截之语收束,而“孰”“不”“纵”“犹”等虚词的连用,又在接二连三的转折中不断加强语气,活脱地传达出少年从容朱毅的神情和义无返顾的决心。这种借顿挫的用笔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不仅很有力度,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游侠“意气”的内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9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交趾怀古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古诗文 2020年3月2日
    623
  •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困境的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困境的   第1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有效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入选的文本都是千百年来的名篇佳作,其厚重和丰富不言而喻。可是随着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3
  • 贺新郎(呈刘后村,时自桂林被召到莆,又遭烦言)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出了罗浮洞。有多情、梅花雪片,殷勤相送。见说条然琴鹤外,诗压牛腰较重。去管甚、群儿嘲弄。岭海三年持翠节,料无时、不作家山梦。驰玉勒,归…

    古诗文 2020年5月30日
    542
  • 《伶官传序》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伶官传序》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28
  • 文言文阅读练习:《三国志·吴书·贺全吕周传第十五》节选

    文言文阅读练习:《三国志·吴书·贺全吕周传第十五》节选   文言文阅读(19分)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也。交趾太守士燮卒,权以燮子徽为安远将军,领九真太守,以校尉陈时代燮。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9
  • 小学生文言文训练

    小学生文言文训练   曲高和寡   出处:语本战国 楚·宋玉 《对楚王问》   曲高和寡,比喻知音难得。后亦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文言文: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