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易水送人一绝》翻译赏析

  《于易水送人一绝》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骆宾王。其全文诗词如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前言】

  《于易水送人一绝》是初唐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⑵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这里指易水岸边。

  ⑶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⑷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⑸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⑹昔时:往日;从前。《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

  ⑺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⑻没:死,即“殁”字。

  ⑼水:指易水之水。

  ⑽犹:仍然。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赏析】

  公元679年冬,骆宾王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他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题目虽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9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江上寄元六林宗拼音版及翻译(李白)

    “江上寄元六林宗拼音版及翻译(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江上寄元六林宗拼音版 《 江jiāng上shàng寄jì…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7
  • “高恭之,字道穆,自云辽东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恭之传 高恭之,字道穆,自云辽东人也。以字行于世,学涉经史,所交皆名流俊士。幼孤,李兄如父。每谓人曰:“人生厉心立行,贵于见知,当使夕脱羊裘,朝佩珠玉。若时不我知,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 文言文阅读理解习题

    文言文阅读理解习题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 阮郎归·立夏

    朝代: 作者:张大烈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19
  • 一棵小桃树的原文阅读

      我常想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却没写出一个字来。只是自个儿忏悔,又自个儿安慰,说: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   今天下雨,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今年来得这么早!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4
  • 晋书胡威传文言文翻译

    晋书胡威传文言文翻译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晋书胡威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晋书·胡威传   原文:   胡…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