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驿台·靖安宅里当窗柳》翻译赏析

  《望驿台·靖安宅里当窗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前言】

  《望驿台》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四年(809年)三月为好友元稹《使东川》组诗而创作的十二首和诗中的一首。全诗紧扣“思”字,层层深入地展开,先写闺中绮思,再写驿旅苦思,然后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最后迭用两个思字,点明诗旨。此诗用对局开篇,用散句收尾,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表现了诗的声情之美。

  【注释】

  ⑴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⑵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⑶扑地:遍地。

  ⑷春光:一作“春风”。

  ⑸居人:家中的人。诗中指元稹的妻子。客:出门在外的人。指元稹。

  【翻译】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赏析】

  《望驿台》是白居易应和好友元稹的诗。首句“靖安宅里当窗柳”,元稹住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当时就住在那里,诗人写元稹的住宅,诗句就自然联系到元稹的妻子。“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这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这诗句里,表现出韦丛天天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她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很深。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是写元稹。元稹当时在四川广元,春意阑珊,落红满地。元稹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家中如花之人。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饶有诗情。三句“两处春光同日尽”,更是好句。“尽”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强烈,它含有春光尽矣、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也就是两人预期的欢聚落空了。这样,就自然导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本来,思念决不只是限在这一天,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起来了。

  诗的中心是一个“思”字。全诗紧扣思字,含蓄地、层层深入地展开。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写出驿旅苦思。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三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日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然没有直接点出,只用“春光尽”三字来写,很有含蓄之妙。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束得很有力量。此诗诗格与原作一样,采用“平起仄收”式,但又与原诗不同,开篇便用对句,而且对仗工稳,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也加强了表达力量。因为,在内容上,这两句同时写双方,用了对句,就表现出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又由于用对局开篇,用散句收尾,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也就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1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白帝城的诗词大全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4公里,瞿唐峡口的白帝山上。西汉末年,公孙述在此筑城称帝,始有白帝城。三国时,蜀主刘备举兵伐吴,兵败,退守白帝,临终时在此城托孤于诸葛亮。今存白帝庙,供有刘…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42
  •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的意思及鉴赏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这几句是说,整日念叨着伊人归来,扳着指头数着他归家的日期,虽多次梦里归家,但真正相见却极为稀少。相思之意,哀而不伤,梦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4
  • 杭世俊喜博的文言文一日一练

    杭世俊喜博的文言文一日一练   18.杭世俊喜博   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时钱文敏视学③浙中。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踏过桥下,文敏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4
  • 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疑问句式素材

    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疑问句式素材   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1、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9
  • 《木兰诗》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5
  •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崔骃传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