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翻译及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前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强:勉强。

  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④怜:可怜。

  ⑤傍:靠近、接近。

  【翻译】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鉴赏】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言绝句,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1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对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师来说,这句话解除了许多教学上的顾虑,教学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8
  • 沉醉东风・闲居

    雨过分畦种瓜①,旱时引水浇麻。共几个田舍翁②,说几句庄家话。瓦盆边浊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③,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④。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⑤。直…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7
  • 《广陵赠别·玉瓶沽美酒》翻译赏析

      《广陵赠别·玉瓶沽美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0
  • 《狐假虎威》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50
  • 文言文复习题整理总结

    文言文复习题整理总结   一,古文默写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礼记》)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________…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3
  • 古诗初晴游沧浪亭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苏舜钦

    作者:苏舜钦 朝代:〔宋代〕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初晴游沧浪亭译文及注释 初晴游沧浪亭译文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