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清溪主人翻译及赏析

  《宿清溪主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到清溪宿,主家碧岩里。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

  【前言】

  李白在池州写了许多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以《宿清溪主人》为特别。这是因为,它是一首著名的禅诗。在冯学成居士《千首禅诗品析》巨著中,从“若欲修行、在家亦得”的角度,选析了李白的三首诗,其中就有这首《宿清溪主人》。

  【注释】

  ①碧岩:地名,今清溪乡五岭村。

  ②楹:堂前的柱子,也指屋内天井四周的柱子。 响风水:听到风声水声。

  ③啾啾:象声词。此处形容猿声凄历。

  【翻译】

  夜里到清溪住下,主人的家高在碧岩中。屋檐上挂看闪亮的星星,枕席上响着风声水声。当月亮落入西山的时候,响起了啾啾的猿鸣。

  【鉴赏】

  “夜到清溪宿,主人碧岩里”。《一统志》记载:“清溪在池州府,源出氵考溪山,与石人岭水合北流,汇为玉镜潭。又东流经府门外,复折而北,至清溪口入大江。”这里的“碧岩”,就是五岭的“碧岩”,村庄四周全是陡峭的石山,故名。李白如同一位高级的“游方俗人”,在山中游到天黑,方才找到投宿之处;好在“清溪主人”是位雅士,家住清溪河畔山谷中的“碧岩里”。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李白躺在床上,目光透过门窗,掠过“檐楹”,可以欣赏那满天的星斗。枕席之上,诗人还可以欣赏清风和溪水琴鸣般的协奏。真是心中怡悦,无处不成雅趣。

  “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月落鸟啼时,李白方才欲睡,但又睡不着。因为有“啾啾”的“猿啼”,尤其是在夜里,可以看作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禅是生活,生活离不开诗。历代诗歌里,有禅境或受禅的浸染,带些禅味的,不啻漫无涯际,简直是浩如烟海。唐宋以来的诗人,往往出入于儒道佛之间,几乎没有不沾上一点禅味的。从本性上说,禅是出世,诗是入世,二者原可分离。但自唐以来,二者却如怨偶情鸳,彼此交融,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与“清溪主人”因交谊往还而更唱迭和,互相影响,因禅境氤氲而生禅悦,就是一例。这首著名的禅诗,反映了李白从宦海、尘俗中解脱出来而倾心于艺的一种禅悦心态。诗人虽号“青莲居士”,其实并非佞佛或皈依佛门,而是向往于佛禅之境界、陶醉于佛禅之意趣、所谓士大夫之流的“自耽禅悦”耳。仅从只有六句的诗篇里,就流淌出李白血性中佛禅的一脉灵源,呈现出一种恬淡空灵的禅意悟境。

  李白对佛门禅意,只止于“禅悦”而已,并非是虔诚的信仰崇拜者。他的《宿清溪主人》之所以选入禅诗集,除了与佛门禅意情趣相类之原因外,还在于诗人向社会表示扫除尘氛、洗尽凡心、天机泄露、纵横自如之心境,还在于诗人摆脱了有无得失的滞累、宠辱名利的羁束,姿情地借笔墨传达出他心灵的解脱自在,体现出一种空灵、洒脱、疏淡的禅悦境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1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西江月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赏析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9
  • 《后汉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后汉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宗字诸君,南阳鲁阳人也。王莽时,为县阳泉乡佐。会莽败,义兵起,宗乃率阳泉民三四百人起兵略地,西至长安,更始以宗为偏将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68
  •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的词意: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这两句虚实结合:明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暗写月光朗照…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9
  • 《论慎终》“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论慎终(节选)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然安不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3
  • 文言文螳螂捕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吴王欲伐荆(楚国),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国王的侍从官有少孺子(年轻人)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67
  • 写河南邙山的诗词大全

    邙山在洛阳之北,黄河之南,西起渑池,东至郑州,长达190公里。历史上在洛阳建都的王城,如汉魏故城,隋唐东都,均背依邙山,南俯洛水。许多帝王将相、皇亲贵戚,死后多葬在邙山。现在,邙山…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