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翻译赏析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菖蒲叶叶知多少。惟有个、蜂儿妙。雨晴红粉齐开了。露一点、娇黄小。

  早是被、晓风力暴。更春共、斜阳俱老。怎得香香深处,作个蜂儿抱。

  【前言】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是一首言情之作。词人从美景易逝、从蜂儿抱花采蜜生发出与伊人共享美妙爱情的渴望。词句笔法新奇,立意巧妙,以蜂喻人,暗喻艳情。王灼《碧鸡漫志》曰:“少游屡困京洛,故疏荡之风不除。”其写词有时为遣兴娱乐,或应歌女之情。此首传唱于青楼,当为早期作品。

  【注释】

  ①菖蒲(chāng pú):草名,亦名“白菖蒲”、“泥菖蒲”,品种不一,生于水边。有香气,根入药。此处以一代百,泛指春草。

  ②红粉:红花。

  ③娇黄小:指黄色蜜蜂。

  ④力暴:猛烈的吹。暴,疾也。

  ⑤香香:花香。

  ⑥蜂儿抱:形容蜜蜂采花。唐韩偓《残春旅舍》诗:“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翻译】

  春草有多少呢?只能看见个蜂儿在草丛里钻来钻去,它多欢乐,多妙!雨后天晴,百花吐艳,娇小的蜂儿钻入花丛,只露出那么一点点黄色的躯体。暮春之时春草被早晨的疾风摧残,红粉凋零。正值青春年少,却转瞬随夕阳一同衰老。人如何也能像蜂儿一样,在花香深处,搂抱在一起。

  【赏析】

  此词格调不高,很可能是词人青年时期冶游艳遇的记录。全词以蜂儿抱花采蜜喻男女相依相偎的浓情欢爱,绮丽香软有余而略显轻艳。

  词的上阕写雨过天晴后的郊外丽景。就像一名优秀的画师,词人把入画的时间定在雨后初晴那一瞬间。一阵微雨过后,天空中纤尘不染,格外晴朗,放眼望去,只见菖蒲长满沟渠,叶叶相连。“菖蒲”一句从大处落笔,以“叶叶”概括郊外春色之貌,给人满眼碧绿的意象,就像南朝《采莲曲》中用“田田”来状莲叶弥望之景一样。紧接着,作者便拉近了视线,从细处着笔,用特写镜头捕捉到那碧绿画面中一点醒目的黄色:一只小蜜蜂在那儿飞来飞去。有了这一点娇黄的色彩映衬于一片绿色之中,整个画面便活了,充满生机了,因而显得美妙动人。从艺术手法上讲,将“雨晴”这样的时间融入到景物之间,使读者的审美感受自始至终都集中于艳丽的郊野春色,不给人突兀之感。“妙”和“小”不仅形成韵脚,而且还彼此呼应,见出园中蜜蜂的细小可爱。前用“唯有个”,后用“露一点”,前面点明是蜂,后再着以“娇黄”之色,将那只可爱的小蜜蜂写活了。一个“娇”字,尽显柔美之态,传出神韵。

  下阕由景生情。看着眼前一片大好的春光,满园的春色,词人骤然动起了惜花之情。他想到那娇艳的花朵如果受到晓风的暴力,必将残败不堪,纵然有幸逃过一劫,但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只能是衰败迟暮,在暮春的夕阳之下,显示出老态,令人悲伤。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总是不愿意看到美好的事物被摧残,被破坏,但这样的结局却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诗人设想在最为娇艳,蜜汁最浓的时候,跟那娇黄的小蜜蜂一起度过,享受难得的美好时刻。

  词的上阕写“菖蒲叶叶”,是写叶,而下阕虽未点明,但引起词人感想的,是花。高明的词人在词中一点也没有透露出这花的消息,只以“香香”二字点逗,使词情婉约含蓄。由此及彼的时空转换,从写景到因景生情,只用过片的停顿来作处理,而不作交待(有时用一字句或二字句领起),这在词中是常见的手法。联系到当时的词是在歌舞场合所唱,就更能体会这种“过门”处词情变换的妙处了。

  表面上看,整首词都只是在绘景描象,但词人的用意,显然不在只写蜂、花这类自然景物之上。以香花美草喻美人,以暴风残花喻红颜衰褪,以春暮花老见出美人迟暮,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传统。因此,读这首词时,有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素养的读者,可以很自然地领悟到其中特殊的意象指归,并会因为蜜蜂抱花意象而联想到男女欢会,从而对其词品的高低做出评价。正因如此,所以,尽管秦观的这首词在写景状物方面没有什么大的缺失,甚至可以说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在后代词论家那里,却很少获得好评。最多只不过视其为狎邪词人柳永之作的同类。对照柳词仔细品味,这样的评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只不过对于为秦楼楚馆写作歌词的柳永,词论家们的着眼点往往并不在其写男欢女爱是否露骨上,而在其羁旅行役和长调慢词的原创之功上,而对于“专主情致”的秦淮海,则多少有一种载道文人的心理定势,所以对秦观的这类词,就很少放过。其实,如果舍弃知人论世的批评模式,单纯就文本批评,秦观的这首词,还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至少,在艺术手法,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2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阅读下面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3
  • 东风临夜冷于秋–吴文英《浣溪沙》翻译赏析

    东风临夜冷于秋。    [译文]  夜间的东风吹来,令人感到比秋风还要凄寒。 [出自]  吴文英  《浣溪沙》  &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4
  • 清新深秋秋雨美诗六首:梨枣熟时须一雨,晚秋天气半春时

    “尽道渔村陋,秋来物色奇。 寒生沽酒兴,雨及种花时。 狂舞欲谁属,清吟空自知。 茫茫宇宙内,吾道竟何之。”南宋 · 陆游《晚秋风雨 》 65岁的陆游,被罢官,回到浙江江阴老家闲居。…

    2022年10月27日
    99
  •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声容宏伟,善敷奏。擢通政参议。   成化元年,延绥总兵官房能奏追袭河套部众,有旨奖劳。复以七百里趋战非宜,且恐以侥幸启衅,请敕戒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4
  •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朝代:明代 作者:陈子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714
  • 望湖楼晚景翻译及赏析

      《望湖楼晚景》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前言】   《望湖楼晚景》是北宋诗人苏轼…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