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作计胸怀早》翻译赏析

  《归雁·作计胸怀早》作者为宋朝诗人陈师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作计胸怀早,为生去住频。

  固违阴岭雪,不尽洞庭春。

  巧作斜行字,催归去国人。

  知时如有信,决起亦相亲。

  【前言】

  《归雁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两首诗作于元符三年秋天作者赴任棣州州学教授之前。第一首着重用实笔写雁归之意,第二首用虚笔传神,点雁归之情。相对来说,第二首情感较为深沉。

  【注释】

  ⑷阴岭:即阴山,因诗句中的平仄关系而改“山”为“岭”。

  ⑸去:远离,离开。

  ⑹决起:断然飞起。

  【赏析】

  第二首诗开头两句:“作计胸怀早,为生去住频。”表明雁的归来,早在胸怀中有了打算。它们原不想长期寄旅他乡,只是为了谋求生计,不得不来去频繁,或往或住。于是后二句作进一步的说明:“固为阴岭雪,不尽洞庭春。”作者用推测的口气,说明雁的归来,是因阴山的严寒。但飞回之后,又要重新旅食他乡,不能住到春天,领受那洞庭(指洞庭湖)的春色,这就进一步表明雁的去留并非它们的本意。

  五六两句:“巧作斜行字,催归去国人。”写旅雁在归程中,在秋空斜行作阵,排成雁字,仿佛要替人们写成远方的书信,以便促使去国离乡的游子赶紧归来。因此引出最后两句:“知时如有信,决起亦相亲。”诗人感叹雁是知时的候鸟,人们看到北雁南飞,听到雁叫西风,就会意识到秋天已到,是“草木黄落”的季节了,因而雁的归飞,也给人带来相亲之情,启示人们,应该早作归计。这一首用虚笔传神,点雁归之情。和前一首相比,较为深沉。拟人手法的运用,则使诗意亲切感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2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翻译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前言】   《惠崇春江晚…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11
  • 李清照词,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108
  •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全诗赏析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出自张继《阊门即事》 耕夫招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 注 ①召募:征集士兵。 ②逐楼…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1
  • 文言文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3
  • 宋濂《王冕好学》原文和译文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52
  • 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释】 王孙:王公贵族的后代。这里指久未归来的游子。杜宇:杜鹃、子规。相传为…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