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翻译赏析

  《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如下: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前言】

  王安石的这首《桃源行》发挥了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其中把造成秦末之乱的原因概括为赵高“指鹿为马”和秦始皇修长城。诗人也像陶渊明一样,通过对桃花源的描写,寄托了希望和平与安宁的社会理想。

  【注释】

  ⑴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歌行”。

  ⑵望夷宫:秦国宫名。鹿为马:指鹿为马。

  ⑶商山翁:指商山四皓。

  ⑷薪:柴火。

  ⑸漾舟:泛舟。

  ⑹世上:指渔人。

  ⑺山中:指桃源中人。

  ⑻长安:西汉的首都,这里泛指中原故国。吹战尘:指发生战乱。

  ⑼重华:即舜,名重华,为传说中上古时代的贤君。宁:岂。

  【翻译】

  望夷宫里在指鹿为马,秦人多半死在长城脚下。逃避乱世的不仅是商山四皓,也有桃花源里的种桃人家。到此地种桃度过了多少冬春,采桃花吃桃实桃枝可作柴薪。子孙在这里生活与世隔绝,虽有父子却不分君臣。渔郎荡着船不知远近,在桃花深处相见吃惊地彼此相问。世上人怎记起古代有秦,山中人怎料到如今是晋。听说长安又吹起战尘,春风中回首往事泪下沾巾。虞舜一去怎能再得,天下纷纷又历遭多次似秦末之战祸。

  【鉴赏】

  自晋末陶渊明创作了一篇《桃花源记并诗》之后,历代文人歌咏桃花源之事的篇什便层出不穷。王安石的《桃源行》就是利用这个传统题材加以发挥,凭着自己的想象,作了一番再创造。全诗一反历来桃源诗以景象描写为主的传统,主要由议论出之。更洗削神仙氛围,而着眼于历史的兴亡。既表达了对乱世的不满,又道出了对淳朴平等社会的向往,反映出作者致君尧舜的理想,充分体现了政治家的诗作特点。

  此诗开头四句意在典出桃花源的来历。诗一赵高的指鹿为马说明秦时的朝政昏暗,大权旁落,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又以修筑长城而人民死者枕藉,表明了民不堪命。下面引出桃源避世的叙述。“此来”四句描写桃花源中与世隔绝、平静安逸、没有等级、没有压迫的社会生活。“渔郎”以下四句写渔人误入桃源及于桃源中人彼此感叹人世变幻的情景。最后四句借桃源中人之口,感叹天下纷扰不安,太平盛世一去不返。最后一句,不仅有感于改朝换代的沧桑之变,而且隐含历代的君主统治都与残酷短命的嬴秦相类似的意思,与开头二句遥相呼应,反映出作者致君尧舜的高远理想,故全诗的意义也就超出了歌咏桃花源的范围,而富有强烈的现实精神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3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翻译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精卫填海的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4
  • 东施效颦故事意思及文言文介绍

    东施效颦故事意思及文言文介绍   【东施效颦的故事】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3
  • 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c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4
  • 庄子秋水文言文附译文

    庄子秋水文言文附译文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1
  • 初二文言文中的成语第一册

    初二文言文中的成语第一册   1、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2、不耻下问:不以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阅读答案

    与凤翔邢尚书书 韩愈 愈再拜: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是故布衣之士,虽甚贱而不谄;王公大人,虽甚贵而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