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碧海无波的翻译赏析

  《踏莎行·碧海无波》作者为宋朝诗人晏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前言】

  《踏莎行·碧海无波》是宋代词人晏殊的词作。此词写离愁别恨,作者回忆了过去的离别之景,表达了对闺中人的牵挂,凄哀婉转。全词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风格深婉含蓄,不脱大晏词风,而结笔蕴藉,神韵高远,堪称佳作。

  【注释】

  ⑴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⑵碧海:传说中的海名。《海内十洲记》:“ 扶桑在东海 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⑶瑶台: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晋王嘉《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⑷思量:考虑;忖度。

  ⑸意中人:心中所眷恋或属意的人。

  ⑹绮席: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惠休〈怨别〉》:“膏炉绝沉燎,绮席生浮埃。”

  ⑺香闺:青年女子的内室。唐陶翰《柳陌听早莺》诗:“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

  ⑻红笺:红色笺纸。唐韩偓《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此化用之。附:带去。

  【翻译】

  碧海波平无险阻,瑶台有路可通行。细思量,当初就该双飞去。想当时,轻别意中人,现如今,山高水远何处寻。灰尘落绮席,烟雾锁香闺。写好的书信,如何送给你。登高楼极目望远方,萧萧细雨洒梧桐,天已近黄昏。

  【赏析】

  晏殊整整做了五十年的高官。他赋性“刚峻”(《五朝名臣言行录》),处事谨慎,没有流传什么风流艳事。他自奉俭约,但家中仍然蓄养歌妓,留客宴饮,常“以歌乐相佐”(《避暑录话》)。他喜欢纳什么歌妓、姬妾,是容易做到的。照理,他生平不会在男女爱情上产生多少离愁别恨,但他词中写离愁别恨的却颇多。这可能和当时写词的风气有关:酒筵歌席上信手挥写,以付歌妓、艺人歌唱,内容不脱晚唐、五代以来的“艳科”传统;也可能和文学创作的特点有关:它可以描写人们的普遍感情,不限于作者的自我写照。但晏殊写的这类词,也不像完全脱离自身生活的客观描写,这首《踏莎行》小令,就是这样的一首词。

  此词写别情。上片起首三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楚辞·离骚》有瑶台这个词,但可能从《穆天子传》写西王母所居的瑶池移借过来,指陆上仙境。说要往海上仙山,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原来可以双飞同去,但当时却没有这样做;此时“思量”起来,感到“不合”,有些后悔。接着两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是说放弃双飞机会,让“意中人”轻易离开,此时后悔莫及,可就是“山长水远”,不知她投身何处了。“轻别”一事,是产生词中愁恨的特殊原因,是感情的症结所在。一时的轻别,造成长期的思念,“山长”句就写这种思念。它和作者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词中的“山长水阔知何处”,同一意境。

  下片,“绮席凝尘,香闺掩雾”,写“意中人”去后,尘凝雾掩,遗迹凄清,且非一日之故。“红笺小字凭谁附”,音讯难通,和《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的“欲寄彩笺兼尺素”而未能的意思相同。“高楼目尽欲黄昏”,既然人已远去,又音讯难通,那么登高遥望,也就是一种痴望。词中不直说什么情深、念深,只通过这种行动来表现,显得婉转含蓄。最后接以“梧桐叶上萧萧雨”一句,直写景物,实际上景中有情,意味深长。比较起来,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虽然妙极,还是失之显露;而作者的《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词中的“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另一首《踏莎行·小径红稀》的“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结笔的妙处正相同,都是以景结情。

  这首词写离愁别恨,侧重“轻别”,有其“个性”;它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婉转含蓄,不脱晏殊词的特点;而结笔为最妙,蕴藉而韵高,尤堪玩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5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题墨萱

    朝代:元代 作者:孙华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慈亲畴昔倚门时,曾记忘忧慰别离。孤子恨无怀橘日,十年肠断树萱诗。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09
  • “王翎,字宏肱,并州晋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翎,字宏肱,并州晋阳人。少治兵家。天宝中,授卫尉,擢才兼文武科,出为辰州刺史。大历中,擢容管经略使。时夷酋梁崇牵号“平南都统”,与别帅覃问合,又与西原贼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8
  • 贯云石――【中吕】粉蝶儿北

      【中吕】粉蝶儿北   元代:贯云石   描不上小扇轻罗,你便是真蓬莱赛他不过,虽然是比不的百二山河。一壁厢嵌平堤,连绿野,端的有亭台百座。暗想东城、逋仙诗有谁酬和?   【好事…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4
  • 描写雪花的古诗名句

      1、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2、燕塞雪,片片大如拳。——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3、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2
  •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翻译及赏析

      “晓风干,泪痕残”这两句:被黄昏时分的雨水打湿的了花花草草,经晓风一吹,已经干了,而自己流淌了一夜的泪水,至天明时分,犹擦而未干,残痕仍在。写内心的痛苦,极为深切动人。以雨水喻…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3
  • 韩非《重轻罪》阅读答案及翻译

    重 轻 罪 韩 非 公孙鞅①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公孙鞅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