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翻译赏析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前言】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咏春草词。此词借咏春草而赋别,抒写离别相思之情。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有关春草、离别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泳的意境取胜。

  【注释】

  ⑴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

  ⑵阑干十二:曲折回环的栏杆。阑,同“栏”。独凭春:春天时独自倚栏远眺。

  ⑶晴碧:指蓝天下的青草。

  ⑷谢家池: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的池塘。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为后人赞叹欣赏之名句。

  ⑸江淹浦:指别离之地。南朝梁文学家江淹《别赋》中有句云:“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后以南浦指代送别之处。

  ⑹吟魄:指诗情、诗思。离魂:指离别的思绪。

  ⑺王孙:王之孙,引申为贵游子弟。西汉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亦可泛指。

  【翻译】

  高楼上独自凭栏远眺,倚遍了一个个栏杆。晴光照映下,碧绿的芳草绵延,与天边的云彩相连。放眼远处,辽阔无际,千里万里,时令正值二三月间,远行之人行色匆匆,令我愁苦无穷。

  谢灵运远离家乡而吟咏池塘,江淹也因离家远游而伤心南浦,他们抒发的是春的感悟和离别之情。怎能承受哟,黄昏时节,又飘落几点疏疏的雨滴,更何况,此时此地又想起了远行之人。

  【赏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离愁常用芳草来比兴,芳草萋萋往往象征着离恨悠悠。因为一则春草的滋生,标志着季节的更迭,而美好的春色,又总能逗引起闺妇思远、游子怀乡等盼望团聚的思想感情。二则芳草荣茂,伸展天外,最能表达出离愁无穷无尽的情思。欧阳修的这首词正是为了格咏春草同时又兼涉离愁的。

  词的起首从凭阑写入。“春”字点出季节,“独”字说明孤身一人。当春独立,人之了无意绪可知。“阑干十二”,著一“凭”字,表示凭遍了十二阑干。李清照《点绛唇·闺思》:“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倚遍”“拍遍”,都是一种动作性的描绘。这里说阑干十二,一一凭遍,说明词中人物凭眺之久长、心情之焦切。这一句不只点出了时、地、人,还写了人物的处境、动作和情态。

  “晴碧远连云”承上句凭阑所见,以“晴碧”着色,正面咏草。江淹《别赋》云:“春草碧色”。晴则色明。“远连云”,是说芳草延伸,至目尽处与天相接。杜牧《江上偶见绝句》:“草色连云人去住。”可见此景确实关乎别情。

  写景如画,亦有点染之法,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之。“晴碧”句是“点”, “ 千里”两句为“染”。“千里万里”承“远连云”,从广阔的空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的绵延无垠。 “二月三月”应首句一个“春”字,从“草长”的时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滋生之盛。

  “行色苦愁人”句将人、景绾合,结出不胜离别之苦的词旨,并开启了下片的抒情。“行色”总括 “晴碧”三句,即指芳草连天之景这一远行的象征。这种景象在伤离的愁人眼中看出,倍增苦痛,因为引起了对远人的思念。

  下片伊始,作者连用两个有关春草的典故来咏物抒情。“谢家池上”,指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时序更迭、阳春初临而发,故曰“吟魄”。 “江淹浦畔”,指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其中直接写到春草的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因为赋中又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所以欧词中出现“江淹浦”与“离魂”字面。

  接着“那堪”一句用景色的变换,将此种不堪离愁之苦的感情再翻进一层。“疏雨滴黄昏”,则是黄昏时分的雨中之景。结拍“更特地忆王孙”,“更”与“那堪”呼应,由景入情,文意连贯而下。至此,确知词之主人公是思妇无疑。她于当春之际,独上翠楼,无论艳阳晴空,还是疏雨黄昏,她总是别情依依,离梦缠绕。

  宋词之由婉约到豪放,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欧公乃是这一过程中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这一点,在此词中有集中体现。从艺术上看,此词境界辽远阔大,语言质朴清新,与一般描写离别相思之苦的婉约词已有所区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6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孔孟论学习》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受迷惑,五十岁能懂得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不用怎么想就能明白,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过规矩。” 孔子说:“只…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54
  • “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1)夫江上之处女(处女:少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1
  • 《苏武传》文言文的基础练习题

    《苏武传》文言文的基础练习题   一、由四人学习小组提出借助字典,通读课文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字词读音以及重难点的文言字词句,以练习的形式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问题。   1.给加点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1
  • 万宽《清明》阅读答案

    清明 万宽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5
  • 小桃源李白拼音版古诗解释

    “小桃源李白拼音版古诗解释”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小桃源李白拼音版古诗 《 小xiǎo桃táo源yuán 》 唐t&…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9
  • 《新唐书·唐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武德初,隐太子讨王世充,临以策进说,太子引直典书坊,授右卫率府铠曹参军。太子废,出为万泉丞。有轻囚久系,方春,农事兴…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