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的翻译及赏析

  《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前言】

  《长安秋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全诗写作者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眺望终南山,描写长安周边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

  ③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④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⑤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⑥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⑦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⑧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⑨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翻译】

  楼台高耸,屹立在一片秋树之上;天空明净,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秋色是这样高远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气势难分高低。

  【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 语美网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6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苏轼《过岭》阅读答案

    过岭 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注①作者自岭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9
  •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6
  • 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下面是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翻译请…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85
  • 古诗蜀道难·其二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萧纲

    作者:萧纲 朝代:〔南北朝〕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蜀道难·其二译文及注释 蜀道难·其二译文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行在巴水之上…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8
  • 绝句四首原文和翻译

      绝句四首   唐代: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7
  • 《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古诗全文如下: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