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峒氓的翻译赏析

  《柳州峒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前言】

  《柳州峒氓》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七言律诗。此诗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描写出作者和柳州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接近的情况。头二句写作者初到柳州时的感受;中间四句描写了柳州峒氓的贫苦生活和迷信风俗,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最后两句抒写作者心意,表示愿意入乡随俗。

  【注释】

  ⑴峒:古代对广西、湖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泛称。氓(méng):民,百姓。

  ⑵郡城:郡治所在地。这里指柳州。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诗:“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⑶异服:不合礼制的服饰;奇异的服装。《礼记·王制》:“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郑玄注:“异服,若聚鷸冠、琼弁也。”殊音:异音。特殊的乐音或声音。《后汉书·西南夷传论》:“夷歌巴舞殊音异节之技,列倡于外门。”

  ⑷青箬:箬竹的叶子。箬竹叶大质薄,常用以裹物。宋周密《武林旧事·进茶》:“仲春上旬, 福建 漕司进第一纲蜡茶……护以黄罗软盝,藉以青箬。”

  ⑸趁虚:即“趁墟”。赶集。宋钱易《南部新书》辛:“端州已南,三日一市,谓之趁虚。”

  ⑹御腊:就是御寒的意思。腊,腊月,即阴历十二月,是天气很冷的时候。山罽(jì):山民用毛制作的毡毯一类的织物。这里指用鹅毛缝制的被子。元倪瓒《次韵曹都水》:“萧闱馆里挑灯宿,山罽重敷六尺床。”

  ⑺鸡骨占年:鸡的骨头。古时或用以占卜。宋苏轼《雷州》诗之一:“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水神:水域之神;司水之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

  ⑻公庭:公堂,法庭。 唐王勃《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怀道术于百龄,接风期于四海,依然梵宇欣象,教之将行莞尔公庭,惜牛刀之遂屈。”

  ⑼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指代士大夫的服装。《礼记·儒行》:“丘少居 鲁 ,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文身:在身上刺画花纹。这是古代越地的一种习俗。

  【翻译】

  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峒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为判决案件要靠翻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峒人。

  【鉴赏】

  此诗头二句写初到柳州时的感受。“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这两句是总起,“不可亲”三字,深含感叹之情,很自然地开启下文。

  中间四句接着写峒氓的生活、习俗。柳州峒氓,多住在山村,日常生活必需品尤其是盐,要到郡城集市去买,所以三、四两句接着描写他们赶集的情景:“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这两句是用倒置法,说峒氓们赶集买盐往返甚是辛苦。第五句“鹅毛御腊缝山罽”,写峒氓御寒之物,说在天气寒冷的腊月里,峒氓们用鹅毛制成的被子来抵御寒冷。下句接着写峒氓的迷信风俗。“鸡骨占年拜水神”。“鸡骨占年”,是峒氓的迷信风俗,以为占卜可以知道年景的好坏。“拜水神”,即向水神礼拜。峒氓们用鸡骨去占卜,问水神祈祷一年的好收成。以上四句描写了柳州峒氓的贫苦生活和迷信风俗,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最后两句抒写心意,表示愿意随俗。“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庄子·逍遥游》里说:宋国人到越国去贩卖章甫这种礼帽,越国人断发文身,用不着这种礼帽。这里化用这个故事,表示愿意随俗。作者不乐意只在公庭上通过译员来和峒氓接触,而宁愿抛掉中原的士大夫服装,随峒氓的习俗,在身上也刺上花纹,学习他们的样子,与他们亲近。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描写出诗人和柳州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接近的情况。起初虽然感到“异服殊音不可亲”。最后却“欲投章甫作文身。”诗人自己本来不信神,而民间有迷信风俗,但他不肯疏远他们,而愿意和他们在一起,表现出了入乡随俗的思想。对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地方官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因为这样,他在柳州刺史任上,施政能够从人民的生活实际出发,为他们兴利除弊,做了不少有利于民的好事,如减轻赋税,引导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兴办学校,培养人才,特别是想方设法赎回许多被典质的贫苦人民的子女,使他们从奴隶的命运中解放出来,因此作者任柳州刺史虽仅四年便病逝了,却一直深为柳州人民感激和怀念不已。至今柳州还有纪念他的“柳侯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7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铁杵磨针

    朝代:明代 作者:郑之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75
  • 初中语文文言文《论语》引申经典成语

    初中语文文言文《论语》引申经典成语   感悟方面   孔子认为天与人的生命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人应当像天那样对待生命,对待一切事物做到天人合一,提倡进行仁、义、礼、智、信诸道德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全词翻译赏析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译文] 珍惜春光的我总怕花儿开得太早,何况眼前飘落红花无数。   [出自]   南宋 辛弃疾&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2
  • 出师表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文言文阅读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袜、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柧棱自持,不依丽人。 天启初,陈时政八患,请用邹元标、赵南星。巡按陕西,题荐属吏,赵南星纠之,弘图不能无望,代还,移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1
  • 韩非子《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