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月下有怀翻译赏析

  《秋宵月下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前言】

  《秋宵月下有怀》这是唐代孟浩然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凝视那一轮明月时的感怀,触景生情,流露出诗人心中的闲愁。

  【注释】

  ①沾:润湿。

  ②栖:栖息。

  ③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④杵:春米、捣衣用的棒槌。此用作动词,指捣衣。

  ⑤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

  ⑥望望:望了又望。

  ⑦伫立:久久站立。

  【翻译】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邻杵夜声急,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躁。现在回想,已是无言,唯有对着明月许愿:请在每个洒满月光的夜晚多停留片刻,因为每一滴月光,都带着我的思念。

  【鉴赏】

  第一,二句“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极为平淡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孤清明月图,此时的明月很是寂静,甘心悬于秋空,也不霸道,只是将光彩照到晶莹的露水上,这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淡如水的关怀,就如诗人与明月有着一层微妙的关系。

  第三,四句“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飞”,这是极好的动态描写,惶诚惶恐的鹊仍没有找到自己的住处,而飞萤早巳随灯光飞人寻找它的寄托。这是对比的描写,在此写法之下,真切地感受到惊鹊的彷徨与恐惧,诗人正也如它,在众人欢聚的夜晚却不知何去何从,又得流连徘徊。

  而第五,六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更是加深了这一孤清的意境,在庭院中稀疏的树影中,在邻家急急的夜杵声中,他更显得形单影只,骨子深处的孤独更是无处逃逸,全部涌上心头,强烈而含蓄。

  于是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发出了第七句的“佳期旷何许”的感叹,以后便是最后一句的“望望空伫立”。冷清凄凉的庭院里,唯有他一人久久伫立、沉默,不愿离去。描绘了一幅凄凉幽冷的环境下,一人孤单只影远望的画面。

  通读整篇,发现并无任何用词新奇之处,但妙就妙在这意境的成功营造。诗人以流水般流畅的文笔,以“明月”“惊鹊”“寒影”等一组意象画出了一幅别样的孤清月夜图。徜徉其中,能清楚地看见他的思痕,触摸到他跳跃的文思,听到他的叹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7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己亥杂诗·其五文言文翻译

    己亥杂诗·其五文言文翻译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以下是“己亥杂诗·其五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3
  •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翻译赏析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8
  • 司马光字君实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下面我们来看看司马光字君实文言文翻译…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10
  • 《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

    原文】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译文】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431
  • “赵韩王普为相”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7
  •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4步骤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4步骤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