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外上人》翻译及赏析

  《送方外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前言】

  《送方外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五言绝句,是《全唐诗》的第147卷第18首。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

  此诗写得妙趣横生、闲情逸趣,流露出诗人很看重灵澈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境界,向往隐居深山之中,规劝方外上人“莫买沃洲山”,表现出诗人规劝方外上人领悟真隐和假隐之真谛,莫隐居变成趋时,亦体现出诗人与方外上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注释】

  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孤云”句:张祜在《寄灵澈诗》中有“独树月中鹤,孤舟云外人”句,与此用意正相同。将:和,共。

  沃洲山:在浙江省新昌县东,相传为晋代高僧支遁放鹤养马处,有放鹤峰,养马坡,道家列为第十二洞天福地。

  【翻译】

  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岂肯在人间居住?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是一般的亲朋好友间的送往迎来,而是送僧人归山。被送者不是尘世俗人,诗中也没有送别一般尘世俗人的“黯然魂销”的怅别之情,而颇多调侃,兼有嘲讽之意。

  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云”与“鹤”本来已不是俗世凡物,何况还是“孤云”与“野鹤”,这样超尘脱俗之物在人世怎能留得住呢?因此诗人诙谐地说:“岂向人间住。”尘世难留方外高人。方外高人理应去深山古刹,静心修炼;因此,上人归山,恰得其所,理应祝贺,不该作儿女之态,像俗人那样依依不舍,甚至帐惘无极。

  三、四句是对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不少僧人爱住名山宝刹,实际上并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为了扬名,然后接近权贵,以求闻达于皇帝,达到加宫进爵的目的。这与假隐士走终南捷径的手段相似。“莫买沃洲山”,暗寓出沃洲山名声太大,人们都知道那地方,会影响修行,会成为走“终南捷径”的人。这后两句与裴迪《送崔九》的后两句:“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是同一用意,但此诗说得更直率。由此可见,作者与上人的关系亲密,可以直接规劝,所以吴瑞荣在《唐诗笺要》中说:“索性勉其入山之深,是何等交谊?”

  观此诗作,写得妙趣横生、闲情逸趣,流露出诗人很看重灵澈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境界,向往隐居深山之中,却规劝方外上人要另觅他处,“莫买沃洲山”,表现出诗人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领悟真隐和假隐之真谛,莫隐居变成趋时,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8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颜氏家训·教子》“王大司马母魏夫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子 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9
  • 高考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考文言文知识归纳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4
  • 《系裙腰》古诗翻译赏析

      “人情纵是长情月,算一年年”出自张先《系裙腰》   原文: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是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4
  • 定风波·未问兰因已

    朝代:清代 作者:况周颐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63
  • 孔子文言文翻译

    孔子文言文翻译   导语: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7
  • 春词――白居易诗词全集

      春词   [唐] 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译文】   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点点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