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曲四首其二》翻译赏析

  《长干曲四首其二》作者为唐朝诗人崔颢。其古诗全文如下: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前言】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崔颢这两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生小不相识”为限。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注释】

  ①九江:泛指江水,而非浔阳九江

  ②生小:从小

  【翻译】

  我家临着九江水,来往在九江边。我们虽然同是长干人,从小却没有见过面。

  【赏析】

  “这是一首男子应答的诗,是针对着“长干行 其一”中女子的问题而回答的。男子回答得坦率诚恳,一句“生小不相识”表面是惋惜没能青梅竹马,实际是相见恨晚心情的表现,流露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民歌中本有男女对唱的传统,在《乐府诗集》中就称为“相和歌辞”。所以第一首女声起唱之后,就是男主角的答唱了。“家临九江水”答复了“君家何处住”的问题:“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不然就不会有这次的萍水相逢。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落实了姑娘“或恐是同乡”的想法,原来老家都是建康(今江苏南京)长干里。

  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这三句是男主角直线条的口吻。现在只剩最后一句了:只有五个字,该如何着墨?如用“今日得相识”之类的幸运之辞作结束,未免失之平直。诗人终于转过笔来把原意一翻:与其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生小不相识”五字,表面惋惜当日之未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实质更突出了今日之相逢恨晚。越是对过去无穷惋惜,越是显出此时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贵。这一笔的翻腾有何等撼人的艺术感染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9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支颐不语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支颐不语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这两句是说,我面对明月,手支着下巴,沉思不语,是在思念着你;我想,此时此刻,你也在面对明月,思念着我。同对明月,两地相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35
  • 《核舟记》文言文翻译

    《核舟记》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下面是《核舟记》文言文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6
  • 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赵家轻掷与强胡。江山如许大,不用一钱沽。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可怜故事眼中无。但供侬醉后,囊句付…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614
  • 扬州慢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8
  • 《百家姓.连》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连》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1、出自远古颛顼高辛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从官职而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0
  • 沁园春(寿黄虚庵·三月廿九)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珠斗阑干,银河清浅,梦籋帝关。见六丁拥道,一声传跸,翠幢舞凤,彩扇交鸾。寿祝天齐,神夸岳降,报道明朝重整班。璇星烂,有赤松黄石,雾凑苍…

    古诗文 2020年5月26日
    6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