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曲四首其二》翻译及赏析

  《长干曲四首其二》作者为唐朝诗人崔颢。其古诗全文如下: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前言】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崔颢这两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生小不相识”为限。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注释】

  ①九江:泛指江水,而非浔阳九江

  ②生小:从小

  【翻译】

  我家临着九江水,来往在九江边。我们虽然同是长干人,从小却没有见过面。

  【赏析】

  “这是一首男子应答的诗,是针对着“长干行 其一”中女子的问题而回答的。男子回答得坦率诚恳,一句“生小不相识”表面是惋惜没能青梅竹马,实际是相见恨晚心情的表现,流露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民歌中本有男女对唱的传统,在《乐府诗集》中就称为“相和歌辞”。所以第一首女声起唱之后,就是男主角的答唱了。“家临九江水”答复了“君家何处住”的问题:“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不然就不会有这次的萍水相逢。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落实了姑娘“或恐是同乡”的想法,原来老家都是建康(今江苏南京)长干里。

  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这三句是男主角直线条的口吻。现在只剩最后一句了:只有五个字,该如何着墨?如用“今日得相识”之类的幸运之辞作结束,未免失之平直。诗人终于转过笔来把原意一翻:与其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生小不相识”五字,表面惋惜当日之未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实质更突出了今日之相逢恨晚。越是对过去无穷惋惜,越是显出此时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贵。这一笔的翻腾有何等撼人的艺术感染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9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鉴赏

    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11
  • 文言文黄生借书说阅读试练习题

    文言文黄生借书说阅读试练习题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蝉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8
  • 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朝代:宋代 作者:赵蕃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江东千里云,落落黄犬叹。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初期枉车马,近乃遗札翰。小迟君不肯,一出我岂惮。虽微办鸡黍,岂…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663
  • 得胜乐・夏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①,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②。 注释①兰舟:用木兰做的船。木兰树质坚硬耐腐蚀,宜于做船。马戴《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76
  • 《三五七言》翻译赏析

      《三五七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6
  •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上诸朝,贫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