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赋·厚地植桑麻》翻译及赏析

  《重赋·厚地植桑麻》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前言】

  《重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以农民的口吻叙述社会的不公平,深刻揭露了唐代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全诗层次清晰,行文平白流畅,主题明确,用语犀利,对统治者的残酷压迫予以无情的批判和鞭挞,对老百姓的痛苦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注释】

  ⑴厚地:与“高天”相对,大地的意思。

  ⑵理布帛:将丝麻织成布帛。

  ⑶身外:身外之物,指满足自身生活需要之外的布帛。

  ⑷两税:即两税法,唐德宗时宰相杨炎所定。

  ⑸厥初:其初。防其淫:防止滥增税目。

  ⑹枉法:违法,指违反两税法。

  ⑺因循:沿袭,照旧不变的意思。

  ⑻敛索:搜括。无冬春:不分冬春。

  ⑼缲丝:抽茧出丝。

  ⑽逡巡:迟疑,延缓。

  ⑾阴风:冷风。

  ⑿霰:雪珠。

  ⒀形不蔽:指衣不蔽体。

  ⒁悲喘:悲伤地喘息。一作“悲啼”。

  ⒂残税:余税,尚未交清的税。

  ⒃絮:不能织帛的丝,可用以絮衣,俗称丝绵。如:一作“似”。

  ⒄羡余物:盈余的财务。这里指超额征收的赋税。

  ⒅随月:即“月进”,每月进奉一次。一作“随日”。

  ⒆琼林库:泛指皇帝积贮私财的内库。

  【翻译】

  在大地上种植桑麻是为了给百姓提供生活之需。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桑植麻,纺织布帛,亦仅仅是为了能让自己生存下来。在保证自己衣食住行所必需之后,其余之物均作为赋税供奉给了皇上。国家制定两税法,本意是推行仁政,为民解忧。在实行伊始,明文规定税外不许滥加税目,如果有地方官敢不这样做,便以违法定论。天长日久,污吏开始违法两税法统收钱帛,税外不加收的规定,又沿用旧制进行敲诈勒索。为了加官进爵,不分冬春地搜刮钱财。丝织的绢帛还没有成匹,蚕茧缫出的丝还未满一斤,里胥就来催逼我们缴税了,并声明不许任何人怠慢延迟。岁暮时节,天气奇寒,阴风怒号,席卷着破败的村落。夜已经很深了,烟火早已熄灭,大雪纷纷扬扬。小孩衣不蔽体,老人通体冰凉,瑟瑟发抖。悲愤、寒气全都化作了无名的辛酸。昨日因去补缴尚未纳完的税金,得以有机会看到官库里的情况。库中丝织品堆积如山,丝絮飘飘有如天空中厚厚的云层。这些都是们巧立名目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美其名曰“羡余物”。们强夺我们老百姓的衣食,买来了朝廷对他们的恩宠。殊不知,这些宝贵的布帛,一旦进入了宫中宝库,就永不得见天日,经年日久,最终也就化作了灰尘。

  【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五,题一作“无名税”,反映了中唐时期统治阶级的税外税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中世纪是自然经济,以农业为治国之本。“所要济生民”,体现了民本思想。“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老百姓操持农业,不过是为了谋生——因而,国家当然应当给予政治保障。“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除了简陋的自身消费,其余的全都以赋税献给了朝廷。“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德宗时,宰相杨炎把“租庸调”合并,分春秋两季征收,是为“两税”。诗人诠释:这个政策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开始的时候,为了防止滥征收,朝廷下达了明文规定:“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除了两税之外,在征收任何东西都要以违反法律论处。“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可是,时间久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官开始乱来了:“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不管什么季节,都来聚敛,纺织的绢还没有成匹、缫的蚕丝还不足一斤,小官吏就来催逼了:“快快快!马上交!没商量!”“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冷风侵袭。“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夜里熄灭了烟火,窗外下着雪,好冷啊!“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织成的绢、缫出的丝都较税负了,所以没有御寒衣。“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苟延残喘,寒气侵袭,鼻子是酸的,心也是酸的。“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这位农民说:官家收了税负,干什么用呢?昨天交税的时候偷偷往官库里看了一眼:“滑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绢和丝都堆积成山了,像白云一样多。“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地方官打着老百姓丰衣足食的旗号,那这些东西献给皇帝邀宠,以求升官。“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农民说:把我们的衣服都夺走了,用来换取皇帝的赏识。“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可是,进了皇宫,根本用不着这么多,经年累月,都腐烂了。

  这是作为朝廷重臣的白居易,体察到的吏治民情,他作了这样的诗来批评现实的弊端,更在行使朝廷命官职责中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假如他没有这样的认识,不可能会有那样的作为。全诗主题明确,旗帜鲜明,行文跌宕有致,对比鲜明,洋溢着强烈的爱憎情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0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宋代:陆游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3
  • 陆游书房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1)于前,或枕籍(2)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3
  • 陈与义《登岳阳楼》原文和翻译

      一、原文。   登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2
  • 雪梅香原文翻译及赏析

      《雪梅香·景萧索》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01
  •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进士侯喜,为文甚古,立志甚坚,行止取舍有士君子之操。家贫亲老,无援于朝,在举场十余年,竟无知遇。愈常慕其才而恨其屈。与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1
  • 文言文《陈情表》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陈情表》译文及注释   《陈情表》是高中生学的文言文,下面是文言文《陈情表》译文及注释,为大家提供参考。   译文   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