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原文赏析

  遣兴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诗歌赏析:

  诗的大概意思是“由于自己十分爱好诗歌,所以总是想写出质量高的作品来,越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越是感到下笔很难。”作诗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一首诗的初稿出来后,还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地修改几百上千遍,就像阿婆还是年轻时那样十分爱美一样,未梳好头是不许别人看的。

  纵观历代有大成就的诗人,他们从来都是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的。唐代的卢廷让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说法;苦吟诗人贾岛有“推敲”的美谈;诗圣杜甫有“为人性爱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宋代王安石也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反复修改的趣闻。正因为他们对待自己的作品是这样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了那些流传千古的奇文佳句。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24岁参加朝廷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大司寇(刑部尚书)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好友钱宝意作诗颂赞他:“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他亦作一副对联:“不作高官,非无福命?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自此,他在随园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他在给友人程晋芳的信中说:“我辈身逢盛世,非有大怪癖、大妄诞,当不受文人之厄。”袁枚晚年游历南方诸名山,与诗友交往。生平喜称人善、奖掖士类,提倡妇女文学,广收女弟子,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与赵翼、张问陶(船山)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

  文学生涯:

  袁枚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诗坛性灵派三大家。他活跃诗坛40余年,有诗4000余首,基本上体现了他所主张的性灵说,有独特风格和一定成就。袁诗思想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抒写性灵,表现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实

  感受、情趣和识见,往往不受束缚,时有唐突传统。在艺术上不拟古,不拘一格,以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现思想感受和捕捉到的艺术形象。追求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其中较突出的佳作主要有两类:即景抒情的旅游诗和叹古讽今的咏史诗。袁枚亦工文章,散文如《祭妹文》、《峡江寺飞泉亭记》[2]等,骈文如《与蒋苕生书》、《重修于忠肃庙碑》等,传为名篇。 袁枚又是乾、嘉时期主要诗论家之一。继明代公安派、竟陵派而持性灵说。《随园诗话》及《补遗》、《续诗品》是他诗论的主要著作。《随园诗话》除阐述性灵说以外,对历代诗人作品、流派演变及清代诗坛多有评述。《续诗品》则是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作,立36目,用四言韵文简括诗歌创作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等具体经验体会,即所谓创作“苦心”。与公安派相比较,袁枚的性灵说更有反道学、反传统的特点,指出诗并非说教的手段,而要抒写性灵。他把“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习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的追求。他并不一概地反对诗歌形式的声律藻饰、骈丽用典等讲究,只要求从属于表现性灵。袁枚的性灵说较公安派前进了一步,全面而完整,被认为是明、清性灵说的主要代表者。

  袁枚文学思想还广涉文论及文学发展、文体作用等各个方面,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但他的文论不及诗论影响深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有关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四时田园杂兴(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2
  • 《别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原文及译文赏析

      《别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黄景仁。其古诗全文如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前言】   《别老母》是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5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译文]  天上的白云和彩霞从海面上出来,已经破晓了,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99
  •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作者的出处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作者的出处   刻舟求剑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7
  • “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明宗镇安国,以为中门使,及兵变于魏,所与谋议大计,皆重诲与霍彦威决之。明宗即位,以为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固辞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5
  • 张弘范《点绛唇》阅读答案

    点绛唇 [元] 张弘范 独上高楼,恨随春草连天去。乱山无数,隔断巫阳路。   信断梅花,惆怅人何处?愁无语。野鸦烟树,一点斜阳暮。 1.这首词的结尾运用了哪种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