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嗟来之食》原文及译文

  不食嗟(jiē)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⑴黔敖为食于路⑵以待饿者而食之

  ⑶嗟,来食 ⑷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⑸以至于斯也 ⑹可去⑺其谢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嗟,来食

  ⑵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⑶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这个故事在哪篇文章中被作为论据使用?用来证明什么?

  4.文中的饿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简要分析。(2分)

  5.你是否赞同这位饿者的做法?请简要说说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①作成食物②吃③吃④我,只⑤这⑥离开⑦道歉

  2。⑴喂!来吃!⑵我就因为不吃侮辱性的施舍的东西,才到了这样的地步⑶他吆喝你来吃,可以离开,他道歉了就可以吃了

  3。《谈骨气》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饿者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或清高的人),他虽然“蒙袂辑履,贸贸然”,但是听到“嗟,来食”,却“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2分,意对即可)

  5.不设统一答案。赞同或不赞同均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分)

  二: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答: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

  注释

  ①本节选自《礼记.檀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中的成语初二语文

    文言文中的成语初二语文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及全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3
  • 《首春逢耕者》翻译赏析

      《首春逢耕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楚春候早,馀寒已滋荣。   土膏释原野,百蛰竞所营。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耦耕。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7
  • 陈克《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陈克 赤栏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注释】 笼街:笼罩着整个街道,极言柳多枝密。金碧:…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3
  •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复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复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1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朝代:明代 作者:宋濂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88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