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原文及译文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原文

  帝置酒雒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阅读训练

  一、解释字词

  ⒈列侯、诸将毋敢隐朕 隐—(隐瞒)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略—(攻占)

  ⒊有功者害之 害—(杀害) 4.群臣说服 说—(通悦,高兴)

  ⒌给饷馈 给— (供给) 6.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 (同“擒”擒住)

  ⒎夫运筹帷幄之中 夫— (句首语气词) 8.镇国家 镇—(安定)

  ⒐抚百姓 抚—(抚慰,安抚)

  二、翻译

  ⒈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

  ⒉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

  ⒊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在凭着在帐篷里推算就可以决定千里之外战场的胜负这方面.

  ⒋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

  ⒌与文中“项羽不然”的“然”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 为之怡然称快

  C. 然数年恒不一见 D. 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三、“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试举项羽拒不听从范增劝说的例子。

  答案:鸿门宴,放走刘邦。

  四、文中认为刘邦能取夺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刘邦善于用人 ;项羽不识人才。

  五、项羽失天下的原因?(用原句回答)

  答案: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

  译文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 、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项羽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只要打仗一定胜利,只要攻城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任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众大臣心悦诚服。

  注释

  帝:指汉高祖刘邦。

  上:尊指刘邦

  使:派

  与:赐予

  隐:隐瞒

  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

  晌馈:军饷。

  范增:项羽的谋士。

  连:联合。

  略:夺取

  填:通“镇”安宁。这里是“使…..安宁”的意思。

  禽:同“擒”擒获。

  然:这样

  者:的人

  因:就

  然:同

  说:陈述

  害:嫉妒

  置;安排、安置

  夫(fú):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

  说:通”悦”,愉快

  攻城略地——略,通掠,抢夺的意思。

  有功者害之——以之为害。

  给饷馈——供给军饷

  说服——说,通悦

  背景时间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定陶称帝,史称西汉或前汉。刘邦称帝的当月,从定陶来到洛阳评功论赏,文臣武将,皆大欢喜,遂定都洛阳(注:一个月后迁栎阳,不久正式定都长安)。这个事件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赏析:

  汉高祖正确地总结了他取得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和项羽失败的教训,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必须有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战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人才质量的高低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汉高祖的三杰是楚汉战争期间质量最高的人才。其中,张良是战略家、政治活动家,不仅能制订正确的战略,而且能通过自身的政治活动来实现。他的天才在楚汉战争时期独一无二;韩信是当时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天才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萧何是杰出的政治家,其治理、协调才能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三个独一无二的人才皆在汉高祖之手,战争的胜负不言而喻。另一方面,有人才必须保得住,保不住反受其害。要保住人才,就要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汉高祖重用人才,是中国帝王中的典范。他对张良敬之如师,自始至终保持着这种特殊关系;他对韩信,以军权王爵相付,稳住了韩信,保证了对项战争的进行;他对萧何,推心置腹,从不怀疑。汉高祖与三杰的如此关系,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汉高祖以杰出人才的资源优势,战胜貌似强大的敌人是任何政治家成功的普遍规律。汉高祖南宫论三杰,见解之精辟,令人叹服,作为千古佳话而广为流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朝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583
  • 《封中宪大夫兴化府知府周公行状》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姓周氏,讳书,字存中。其先汴人。宋靖康末,扈跸临安。至贵一公,始家昆山之吴家桥。贵一生思聪;思聪生士贤;士贤生显;显生明,是为耕乐翁,有行谊,学士吴文定公铭其墓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5
  •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词人移情于景,用一“空”字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5
  • 螃蟹咏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550
  •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知县。八年,署滦州知州。以罪囚脱逃降调,乐亭民列其善政,两叩阍吁留,下巡抚金世德勘实,得复任。十八年,擢通州知州。 二十一年,擢江宁知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8
  •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北青萝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