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民》原文及译文

  治国安民

  贞观(zhēn guān) 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yáng)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qióngbīngdúwǔ),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zī),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yáoyì)不兴,年谷丰稔(rěn),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释】

  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治:治理;

  2.安:安定;

  3.兴:盛行、兴起;

  4.已:完毕、停止;

  5.黩:随便;

  5.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6.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7.堪:忍受;

  8.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9.夫:发语词,无实义。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遂得徭役不兴 2.征求无已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此皆朕所目见:

  2.夫治国犹如栽树:

  三、唐太宗认为隋炀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四、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五、找出文中与”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相呼应的句子。

  参考答案

  一、1.兴起,发生 2.停止

  二、1.这些都是我亲眼看见的。2.治理国家就好像种树。

  三、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四、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

  五、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思想

  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的民本思想;以史为鉴,戒奢从简的治国思想。

  参考译文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没有一个院子里不满足。(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滥用兵力武力,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勤勤恳恳,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好像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晋平公游于河》原文及阅读译文

      晋平公游于河   晋平公游于河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胥跪而对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犹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7
  • 严羽《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阅读答案及赏析

    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 严 羽 天涯十载无穷恨,老泪灯前语罢垂。 明发①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②鸟去迟。 世乱音书到何日?关河一望不胜悲! 【注】&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2
  • 最新的新型肺炎主题手抄报

      近日来,世界各地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而高度紧张,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共同抗击这次疫情。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新的新型肺炎主题手抄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抗击新型…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3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及答案   景公好弋①,使烛邹②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③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0
  • 长歌行古诗的意思翻译

      长歌行是一首大家都知道的诗歌,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长歌行古诗的意思翻译,欢迎大家查看!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6
  • 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朝代:五代 作者:欧阳炯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6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