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大王》原文及译文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2)使侄录之( )

  (3)侄罔然而止 () (4)执所书问曰( )

  2.翻译下列句子:

  (1) 此何字也?

  (2)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喜欢 喜爱 (2)抄录 (3)迷惑不解的样子 (4)写

  2.这是什么字啊? 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连自己也不能识别。

  3.丞相,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别人。

  注释

  (1)好:喜欢,爱好。

  (2)流辈:同流的人,此指草书爱好者们,即同行们。

  (3)自若:自如,即跟平常一样,不受别人的影响。

  (4)得句:得到佳句。

  (5)索:找到。

  (6)龙蛇飞动:形容字龙飞凤舞。

  (7)使:让,命令。

  (8)波险处:指笔画曲折怪僻的地方

  (9)罔然:迷惑的样子

  (10)执:拿着。

  (11)熟视:反复地看

  (12)诟:责骂。

  (13)胡:何,为什么。

  (14)余:我。

  (15)皆:都。

  (16)工:规范。

  (17)汝:你。

  (18)亦:也。

  (19)止:停止。

  (20)汝胡不早问,至余忘之:你为什么不早一点问我,以至于我也忘记它了。 胡:为什么

  (21)录:抄写。

  译文

  张丞相喜爱写草书但不好看,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对此表现得很镇定。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时,侄子茫然地停下来,拿着他写的字的纸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不认识了,便责怪侄子道:“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的什么了。”

  启示:

  1.不要随便把错误归结在别人头上;

  2. 做事贵在勤于用功,到关键时才派得上用场;

  3.无论任何事情,都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做;

  4.当听到旁人对自己的批评时,要虚心接受,并改正.

  该文应责怪的人是张丞相,原因有两个:

  1.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

  2.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雪的诗词名句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2
  • 宋濂《看松庵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看松庵记    宋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8
  • 乔吉――折桂令・怎生来宽掩了裙儿

      折桂令·怎生来宽掩了裙儿   元代:乔吉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   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   饭不沾匙,睡如翻饼,气若游丝。   得受用遮莫害死…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8
  •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内容,一起来看…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69
  •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130
  • 文言文教学要注意多义词义项的选择

    文言文教学要注意多义词义项的选择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是释词通句。释词是基础,通句是结果,必须先打好基矗释词中尤其要注意对多义词词义的解析,因为汉语多义词的现象非常普遍,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