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坑里了(懂懂日记2017.3.6)

每个人在接到这个任务时,都觉得太简单了,不就是发篇文章给你嘛!
哈哈,人都习惯性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我问你,让你从1写到100,你能保证不出错吗?你认为,绝对不会出错的,其实呢?
99.99%的人都会出错的。
这个时代,不缺少好项目,但是缺少韧性,缺少持久战,昨晚在办公室,我还在思考一个问题,毛主席真的很厉害,他提出了持久战,一般人打仗都追求速战速决,而他能意识到长久战。
还有一点,就是我组建团队以后,我突然觉得我有了特殊的幸福感,就是我能为别人带去价值了,我可以成为员工们的收入支柱了,特别幸福,从这个角度而言,我突然觉得那些大企业的老板真的了不起,他们养活了这么多人,是真正的大爱之人,这样的人,我们身边就有,每个城市都有大型企业,而这些人却是被我们忽略的,甚至是诋毁的。
随着自己的身份变化,阅历变化,对待一些人一些事的看法也在改变。
我曾经鼓励过大家去做读书公众号。
的确有做的,但是在我看来,缺少了“用心”,你有没有用心,别人一读就知道,我对团队的要求就是,你必须先感动自己,你必须先成为自己最忠实的粉丝,否则你是感染不了别人的。
你是真用心,假用心,你是不需要说的。
大家都能感受到。
年后,我们决定上这个项目,组建了三人团队,一个负责收集素材,一个负责挑选与摘抄,一个负责校正优化,我负责旁观与帮着写推荐语。
至于读书号能走多远,我们也是有不同意见的。
我的标准很简单,你们三个人可以这么理解,我们是为懂懂专门做的一个读书号,哪怕只有懂懂一个读者,那么这个号也是有价值的。
我的意思也很简单,我这么挑剔,如果连我都觉得很有收获,那么就会吸引很多高于懂懂的人来关注。
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第一、现在火的读书号,基本上都是鸡汤类的,若是推荐那些文章给你,你肯定不满意。
第二、比较有深度的读书号呢?多数都没有太多的粉丝。
倘若做深了,市场决定了不会有太多人关注,甚至会不会慢慢就黄了?倘若做出了一桌好菜没人吃,厨师会不会心凉?会不会觉得失去了动力?
第一个月,我采取了一个比较极端的做法。
一是自己推广了这个号,瞬间加了1万多人。
二是我为其嫁接了内容广告,每天有5000元的收入。
这个广告业务,只要愿意做,可以做上几年都做不完,广告都预约到4月份了,我们怕大家等太久,就停止招募了。
瞬间繁荣。
但是有假象。
第一、浏览高,但是多数是看热闹的,要么就是来看懂懂写的推荐语的。
第二、收入高,是因为选择了一种内耗的方式。
第三、评价高,是因为很多人觉得看不懂,很专业,就是好文章。
做这个号,得罪了一群人,因为圈内做读书号的很多,准备做读书号的也很多,而且有些就是身边的小伙伴,大家闷闷不乐,只是没有明说而已,你明明知道我们要做,为什么你还做?这不是扼杀我们吗?
我给“上夏”读书号的三个小伙伴开了个会,决定暂时放弃对“上夏”的扶持,包括推广扶持,资金扶持,就是说,让其进入自然成长的状态,以后推荐语我也不给写了,一切都靠你们自己,也不会给推广了,也不会给拉广告了。
做懂懂是很累的,例如签名书,腚疼说他做,我也不能介入了,除非他说不做了。
一不小心,就得罪了朋友。
大家觉得,你看我们做的好了,跟我们抢?
抢什么抢?要说抢,是你们抢我的好吧?你为什么生气?不就是因为我做了,你就不能在懂懂读者圈子里招募了吗?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都不愿意去转这个弯,例如我这里有个品牌店,我一查商标,被注册了,我一看地址与联系人,是身边小伙伴注册的,我就问了一句,你多钱卖?他笑着说,送给你。
等他回去呢?
给我发了详细的合作方案,按年租给我,应该是别人给出的主意。
大家每天在这里,我们讨论事情很少避讳,被抢注了我也没着急,我心想,无非你花了多少钱,我多出一倍的价钱就是了,你花了1000,我给你2000,还不行吗?何况你处于审核状态,也不需要过户,直接更改给我就行。
他不!
后来,我想了想,我宁愿改名,我也不租你的。
这件事,使我反思了很多,一切尽在古语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腚疼总是感叹,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这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大家都是在为自己做事。
“上夏”进入了沉淀期,至于这个读书号能走多远,我也不知道,也许三年后,没人关注了,宣布死亡了,也许变得越来越好了,它有属于自己的命运。
我觉得模式没问题。
现在需要修炼的还是写作能力,就是能否把摘抄给优化一下?用更通俗的语言去表达?能否把名词解释更通俗一点,就如同给孩子讲述一个典故一样。
这些,都需要沉淀,我跟小伙伴说,你就仿佛每天给孩子讲个故事,把复杂的故事用简单的语言讲出来,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需要三年,五年,慢慢地去摸索,去修炼。
欲速则不达。
意识到这句话,本身就很了不起,因为你敢于慢,敢于去修炼内功,不急于求成,最近有没有看过一则新闻?京东亏损12年终于盈利。
你想想,你开了一家公司,连续12年亏损,你却坚持下来了,了不起,你自己都会敬佩自己!
为什么我觉得很多人不适合做读书号。
第一、不是真正喜欢读书。
第二、缺乏打持久战的想法。
不管行不行的通,先干上五年再说……
可是,大家会用另外一个声音来说服自己,人生有几个五年?错过了就错过了,又有几个人能成为刘强东?
这么说也对!
前天,一个在日本留学的朋友过来,我问她,日本代购是不是呈现下降趋势?她说,自己的店生意很不错,虽然只干了2年,但是店却注册了8年,是在国内读书时注册的,别人一看,八年老店。
这是她给我谈的一个观点,就是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注重沉淀的重要性,谈起读书号,她说:我觉得什么事情起步的时候好不好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走出了这一步,因为将来时间就是一个沉淀,你可以说你这个号运营了多少年了,别人能感受到你的韧性,例如为什么一提起懂懂大家都提你写了十多年,这就是你的沉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懂懂日记2017.3.30狩猎

    非洲玩这个属于业余的,阿拉伯民族喜欢这个玩法,他们有沙漠,把梅花鹿放在沙漠里,然后放狗追,YOUKU里有个视频,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不血腥,只有追赶的过程,在YOUKU里搜索:猎犬的…

    懂懂日记 2017年3月31日
    4.8K
  • 5-14懂懂日记整理分享

    1、说话算数 生意伙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话算不算数。 至于他脾气好不好,说话好不好听,有没有怪癖之类的一点都不重要。 只要他说话算数,他就是个很好的人,说话不算数的可以划入人渣行…

    2022年5月14日
    493
  • 世界疯了(懂懂日记2017.3.10)

    理性也是一种修行,不再轻易评判善恶,不再轻易给人贴标签。去年,我们做了一家生活馆,里面什么都有,图书、油画、茶具、手表、自行车……我做这个事的初衷就是:我推荐,我喜欢的、我选择的。…

    懂懂日记 2017年3月10日
    4.2K
  • 看病记(懂懂日记2017.2.3)

    我说不行。不行也必须行,而且我有些意识模糊,特别冷,此时我已经是全副武装了,穿上秋裤与棉裤了,上身穿了大棉袄,外面又穿了冲锋衣,还是冷……打了。这里打针有点类似饭店上菜,也不问名,…

    2017年2月4日
    4.5K
  • 懂懂学医学——肺结节

    我写的自闭症、抑郁症,饱受争议。也是信仰之争。一派,为心理派,认为这些问题都属于心理学可医治范畴。一派,为病理派,认为这些是大脑放电异常或基因突变造成的硬件病理。心理派,最有名的是…

    2022年5月9日
    387
  • 放手(懂懂日记2017.2.21)

    第一、主题一定要脱离单纯的景色,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意义,但是不能用那些老掉牙的什么希望工程、环保低碳。第二、要团队化运作,以最终输出为首要目的,告诫自己,这是在拍电影,自己主导而已。…

    懂懂日记 2017年2月21日
    4.2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