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善相人许负外孙也》原文及译文

  郭解,河内轵人也,温善相人许负外孙也。解父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及铸钱掘冢,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干杯),非其任,强灌之。人怒,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问其姓名,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重,至践更①时脱之。”每至直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②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谓仇家:“吾闻洛阳诸公在间,多不听。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

  曰:“且无用待我!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馀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解为人短小,恭俭,出未尝有骑,不敢乘车入其县庭。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令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此严重之,争为用。

  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之,杀此生,断舌。吏以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不知,此罪甚于解知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解。

  (选自《汉书?游侠传第六十二》,有删改)

  【注】①践更:汉代的一种徭役。②居间:同下文“在间”,调解劝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时阴贼,感慨不快意,所杀甚众阴:阴狠

  B.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矜:夸耀

  C.遂去其贼,罪其姊子 罪:认为……有过错

  D.吏以责解,解实不知杀者责:要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罪其姊子,收而葬之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然后乃敢尝酒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以睚眦杀人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此罪甚于解知杀之不能喻之于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解年青时能舍身助人报仇,虽然做了许多杀人亡命、触犯法律的事,却常常如有神佑,能够幸免于难。

  B.郭解年长以后,变得不计较名节,经常做一些以德报怨的事,而且他广泛地施舍却很少要求别人回报。

  C.郭解为人静悍侠义,虽然名气很大,但是他却十分谦恭俭朴,因此赢得时人的敬重,大家争着为他效力。

  D.郭解由于任侠好施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誉,但是最终也是因为任侠行权,被朝廷以大逆无道的罪名处死。

  7.把原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2)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参考答案:

  4.D 5.C 6.B(4~6,每小题3分)

  7.(共10分,每句5分)

  (1)郭解说:“居住在家乡巷舍间不被尊敬,这是我的品德还没有修养好,他有什么罪呢!”(邑屋,1分;被动句,1分;是,1分;修,1 分;语句顺畅,1分)

  (2)张开两腿坐在郭解面前的人(或意译为“对郭解失敬的人”)于是袒露胸背向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了这件事,都更加敬慕郭解的品行。(箕踞,1分;肉袒,1分;慕,1分;行,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郭解,河内郡轵县人,是温地善相人许负的外孙。郭解的父亲,以侠士为业,孝文帝时被杀。郭解为人性格沉静而勇悍,不爱饮酒。他年少时阴狠暴躁,一有不快,就动武杀人,被他伤害的人很多。他能不惜性命地去血报私仇,还藏匿亡命之徒,进行抢劫盗窃活动,没事时就铸假钱、掘坟墓,其劣迹不可胜数。亏得有上天保佑,他在危急时才常常得以解脱,就好像遇上了大赦。

  等到郭解已长大成人,便开始反省改过,进行自我约束,对怨仇回报以仁德,乐善好施而又清心寡欲。然而他想当侠士的理想却越发强烈。虽然已经做了一些挺身救命、不为功名的善事,但其凶险的本性常常表现于眉宇之间,仍然像从前一样。而许多少年仰慕他的品行,亦总爱铤而走险,伤人复仇,但郭解本人却无从得知这些事。

  郭解姐姐的儿子仗着郭解的声势而很霸道,有一次他与别人一起喝酒,让人饮尽爵中之酒,那人承受不了,于是他就强灌那人喝。那人大怒,刺杀了郭解姐姐的儿子逃去。郭解姐姐发说:“竟敢在郭解在世之时杀死我的儿子,凶手却逃跑了厂于是就把儿子弃尸道旁,不加埋葬,想用羞辱激怒郭解。郭解派人打探到了杀人者的去处。他走投无路,便自己跑来,将实情都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得对,是我家小儿不像话。”于是便放走了杀人贼,郭解把罪责归到了自己姐姐的儿子身上,将他的尸体收殓后而加以埋葬。众人听说了这件事,都敬重郭解的仁义,跟随他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

  一次郭解外出,路入都躲避他,惟独有一人伸直张开了两腿坐在那裹看着他。郭解问他的姓名,他的随从则要杀了那人。郭解说:“在巷舍间有人对我失敬,是因为我的品德还有问题,他有什么罪呢!”于是暗暗告诉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所敬重的,到征用值更之卒时请免用他。”每到该那入值更时,他数次前去,管事的吏员都没有让他值更。他很奇怪,询问其中的原因,吏员诉他是郭解使他免更的。那对郭解失敬的人才袒露胸背向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了这件事,都越发敬慕郭解的品行。

  洛阳某人有一个仇人,城中名士豪客从中调解者有十多入,那仇人都不听劝。某人便来求郭解。郭解夜晚去仇人家见他,那仇人终于屈从了他。郭解对那人说:“我听说洛阳众人从中调解,你都不听。现在幸能听了我郭解的劝说,可是我郭解又怎能以他方人的身份争夺本地名士们的权力呢!”于是他趁夜而归,没让别人知道此事,他说:“这次暂且不算数,等我离去,让洛阳豪客再来调解时再作数。”

  郭解身材短小,恭谦俭朴,出门从未有随从的车骑,也不敢乘车进入县中官庭。到了邻近的郡国,被入请求找事做,可以推脱的,就推脱了;不可以推脱的,都要让每个人满意,然后才敢吃别人的酒食。众人都把这事看得很重,争相使用那些人

  轵县有一个儒生陪从使者而坐,众人多为郭解美言,而儒生却说: “郭解专门以奸盗触犯公法,怎能说他是贤人呢?”郭解的家客听到了此言,便暗杀了这个儒生,并切断了他的舌头,为此一案吏员又提郭解来讯质,郭解实在不知杀人者是谁,杀人者当时也确没有查清,吏员便上奏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指出: “郭解身为一个布衣平民,却私结党羽,滥使权力,因小事而肆意杀人,郭解自己不知,这种罪行已超过了郭解知道的杀头之罪.应该按大逆不道罪名来处置。”于是皇上便下令将郭解全家处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61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这两句是说,鸟儿在竹间吟唱,蝴蝶在百花丛中舞蹈。一派富贵人家的升平景象。遣词清丽,韵味亦足。 出自张易之《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74
  • 文言文阅读:元史·列传七十八

    文言文阅读:元史·列传七十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 《本草纲目·谷部·黍》 文言文及释义

    《本草纲目·谷部·黍》 文言文及释义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   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4
  •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这两句是说,高插云天的松树是那样笔直,它连一个分叉都没有。人也应该像松树那样,有刚直不阿、凌霜傲雪的高贵品质。以物喻人,具格言之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4
  •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

    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二]。高楼鼓角戒严更[三],卧护得边声静[四]。横槊吟情[五],投壶歌兴[六],有前人旧典型[七]。战争,惯经,草木也知名姓[八]。 虎韬,豹韬[九],一…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