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寻梅赏析范文

  【原文】

  双调·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释】

  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植梅养鹤,“孤山梅”因此而名传遐迩。

  缟袂绡裳:缟袂(gao3mei4),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这里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酒醒寒惊梦:寒气融着梅香袭来,酒也醒了,梦也醒了。

  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所创造的意境的化用。

  【赏析】

  小令头三句所形象地描绘的百折不挠地寻觅梅花的过程,也就更多地喻示了作者对于梅花玉洁冰清、傲世独立的精神魂魄的倾心向往和执着追求。“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则给人一个踏破铁鞋以后终获至宝的惊喜,曲作的结构也立即从平实朴拙跃入错落跌宕的佳境之中。然而作者的情绪向着反方向急转直下:冷风彻骨,骤然梦醒,凄婉的笛声在料峭的春寒中幽幽传来,如泣如诉,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融吞没于一派昏黄之中。这种低调的旋律和浓重的感伤色彩,是否是作者对崇高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生态环境的艰难乃至时时有可能横遭摧残的一种暗示和象征,从而流露出来的一种忧伤迷惘的意绪?

  在仅仅四五十字的短章中,情感回环起伏,情节一波三折,说明作者艺术技巧的圆熟。

  【题解】

  《寻梅》描写寻梅的意趣和梅花的风韵,抒发了作者失意的心绪。

  双调·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4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农夫与行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农夫与行者 原文 道旁有甫田,农夫耕之,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田且甫矣,数息而后一锄,将终岁无能为乎!”农夫闻之,招行者曰:&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3
  • 《夸父逐日》原文及翻译

    夸父逐日原文及翻译 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2
  • 攻克文言文解词的方法

    攻克文言文解词的方法   词义的理解(特别是实词的理解)是疏通整篇文言文的基础和关键。文言文的解词题也一直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头戏(其实句子翻译也包含着词语解释)。我们如能将课本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2
  • 周密《观潮》原文及译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9
  • 《隋书·列传第六十六》阅读及译文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7
  • 醉太平・警世

    憎苍蝇竞血[一],恶黑蚁争穴[二]。急流中勇退是豪杰[三],不因循苟且。叹乌衣一旦非王谢[四],怕青山两岸分吴越[五],厌红尘万丈混龙蛇[六]。老先生去也。 结诗仙酒豪[七],伴柳…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2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