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阅读答案与翻译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4. 下面对《涉江采芙蓉》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两句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自己的心上人。

  B. 三四两句使得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

  C. 接着五六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15. 《涉江采芙蓉》一诗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4. D 本题中,D项,“含蓄地表达出来”错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采用的是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没有采用含蓄的手法。故选D项。

  15. ①诗歌前四句以乐景写哀情,描绘一位思妇采摘芙蓉花送给在外的游子,却又无法送到的情景,间接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②五、六两句采用“悬想”(又叫对写法)的手法,设想游子在外的情态,表现思妇的痛苦思情。③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先叙述了“同心离居”的生活现状,后直接抒发无尽忧伤之情。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 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 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 路途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 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诗歌前两句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里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这是乐景;三四句说“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可以说,思妇采莲,真有《乐府诗集?江南》中的“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快乐,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这里,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五六两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空间发生了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不写自己,而写身在“远道”的丈夫,也许就是一种心灵的感应,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这样的写法就是一种“悬想”的方法,即不写此处写彼处。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如果从游子的角度看,是在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不但表现出一种无奈,更表现出了对“同心而离居”的妻子的思念。如果从妻子的角度看,表现出了对丈夫爱的坚强决心。即使丈夫不回家,即使想念的“衣带渐宽”也“终不悔”,爱到老死也心甘情愿。可以说,这样的结尾明白晓畅,表现出这对夫妻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这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4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原文 大道之行也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207
  • 王安石《上人书》原文翻译赏析

    上人书 王安石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98
  • 复庵记文言文译文

      【原文】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7
  •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这两句是说,高插云天的松树是那样笔直,它连一个分叉都没有。人也应该像松树那样,有刚直不阿、凌霜傲雪的高贵品质。以物喻人,具格言之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3
  • 《旧唐书薛季昶传》文言文阅读

      薛季昶,绛州龙门人也。则天初,上封事,解褐拜监察御史。频按制狱称旨,累迁御史中丞。   万岁通天元年,夏官郎中侯味虚统兵讨契丹不利,奏言“贼徒炽盛,常有蛇虎导其军”。则天命季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66
  • 旧唐书傅弈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旧唐书傅弈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㈠傅弈,相州邺人也。尤晓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及谅举兵,谓弈曰:“今兹荧惑①入井,是何祥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