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中生李》原文和译文赏析

  桑中生李

  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士,因植焉,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欲之。

  【阅读练习】

  1、解释:①禾 ②去 ③顾 ④乃 ⑤间

  2、翻译:①因植焉

  ;

  ②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③盲者得视

  3、成语“好高骛远”中的“骛”,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

  1.①苗②离开③回头④是⑤隔

  2.①于是(把它)种在那里②有个眼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③眼瞎的人能复明。

  3.马跑得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远的目标。

  翻译:

  南顿有个叫张助的人,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头看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浇了一些。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又长出李树来,对此感到十分惊奇,就互相传说开来。

  正好有个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在李树下休息,向李树祷告说:“李树您如果能让我的眼睛变好,我就把小猪献给您。”眼痛这种小病,不久就会康复。众人随声传闻,李树因为能使瞎了的人可以看见,所以远近闻名。而远近的人听到这消息都很轰动,那树下常有数千辆马车,大家纷纷前来敬祭,酒肉很多,绵绵不断。

  时隔一年,张助出远门回来,看见这景象十分惊诧,说:“这哪有什么神仙?这是我种的李树啊。”于是砍掉了它。

  主旨归纳

  本文借桑中生李的故事,主要批评了那些人云亦云者,指出了随波逐流的社会心理的危害。告诫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见闻,从而揭示要从客观角度出发看待事情,不要盲目相信眼前所见。

  阅读训练

  对这篇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对的一项是(D)

  A、传闻容易失真

  B、这个故事批评了那些不进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们

  C、要从客观角度出发看待事情,不要盲目相信眼前所见

  D、消除迷信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把迷信的事物除掉

  下了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于田中种禾(于:介词,在)

  B、见之惊云(之:代桑中李树)

  C、以余浆灌溉(以:介词凭借)

  D、因植种(因:连词,于是、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6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

    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   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石潭记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6
  • 《天净沙秋思》赏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写作背景]   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流落天涯,在萧瑟的秋日黄昏独自漂泊。此曲正是以这样的画半辈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3
  • 董遇论三余翻译注释及道理

      《董遇论三余》是一篇有关读书的文言文。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董遇论三余》文言文翻译和注释,《董遇论三余》文言文道理,欢迎阅读。 文言文   人有从…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92
  • 九日登清水营城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古诗文 2020年3月9日
    632
  • 《行经华阴》译文鉴赏及赏析

      《行经华阴》   唐代: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1
  • 望庐山瀑布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6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