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原文及译文赏析

  崔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年十八游学京师,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主儒宗之。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

  年四十余,始为郡吏。以事系东郡发干狱。狱掾善为《礼》,瑗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其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后事释归家。

  后辟车骑将军阎显府。时阎太后称制,显入参政事。先是,安帝废太子为济阴王,而以北乡侯为嗣。瑗以侯立不以正,知显将败。欲说令废立,而显日沉醉,不能得见。乃谓长史陈禅曰:“中常侍江京、陈达等,得以嬖宠惑蛊先帝,遂使废黜正统,扶立疏孽。少帝即位,发病庙中。今欲与长史君共求见,说将军白太后,收京等,废少帝,引立济阴王,必上当天心,下合人望。若拒违天意,久旷神器,则将以无罪并辜元恶。此所谓祸福之会,分功之时。”禅犹豫未敢从。会北乡侯薨,孙程立济阴王,是为顺帝。阎显兄弟悉伏诛,瑗坐被斥。门生苏祗具知瑗谋,欲上书言状,瑗闻而遽止之。时陈禅为司隶校尉,召瑗谓曰:“第听祗上书,禅请为之证。”瑗曰:“此譬犹儿妾屏语耳,愿使君勿复出口。”遂辞归,不复应州郡命。

  久之,大将军梁商初开幕府,复首辟瑗。以疾固辞。岁中举茂才,迁汲令。在事数言便宜,为人开稻田数百顷。视事七年,百姓歌之。

  汉安初,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荐瑗宿德大儒,从政有迹,不宜久在下位。由此迁济北相。时李固为太山太守,美瑗文雅,奉书礼至殷勤。岁余,光禄大夫杜乔为八使,徇行郡国,以臧罪奏瑗,征诣廷尉。瑗上书自讼,得理出。会病卒,年六十六。临终,顾命子寔曰:“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故里,其赗赠之物,羊豕之奠,一不得受。”寔奉遗令,遂留葬洛阳。

  瑗高于文辞,尤善为书、记、箴、铭,所著凡五十七篇,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瑗爱士,好宾客,盛修肴膳,单极滋味,不问余产。居常蔬食菜羹而已。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

  4.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阎太后称制 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

  B.若拒违天意,久旷神器 神器:皇帝的宝座

  C.此譬犹儿妾屏语耳 儿妾:对儿童妇女的蔑称。

  D.在事数言便宜便宜:见机行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明崔瑗“宿德大儒”和“从政有迹”的一组是()

  A、年十八游学京师,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 在事数言便宜,为人开稻田数百顷

  B、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 瑷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

  C、所著凡五十七篇,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 视事七年,百姓歌之

  D、时李固为太山太守,美瑗文雅,奉书礼至殷勤/ 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崔瑗到京师求学,所学范围很广,天文、历法都有所涉及。即使在被关进监狱受审期间,监狱长还曾向他请教《礼经》方面的问题。

  B.顺帝继位之前,曾被安帝废为济阴王,另立北乡侯为太子,崔瑗认为这种做法不合正统,于是想和陈禅一起劝阎显把握好时机,拥立济阴王。但陈禅没有这样做。济阴王即位后,杀了阎显,崔瑗也被牵连。陈禅要苏祗说出真相,被苏祗拒绝。

  C.崔瑗喜欢交朋结友,不仅当时的文化名人马融、张衡与他友谊很深,而且当时许多重要官员如大将军梁商、大司农胡广、光禄大夫杜乔、太山太守李固等对他都极为推崇。

  D.崔瑗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充当幕僚时能积极为其主出谋划策,担任县令时积极为老百姓开垦稻田数百顷;但是他不过问家里的生计,平时也只是粗茶淡饭,当时之人很称赞他的清廉。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欲说令废立,而显日沉醉,不能得见 (4分)

  (2) 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6分)

  参考答案

  4.D(便宜,指利于国家、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

  5.C (A组中第一项“年十八”与“大儒”不相符合;B组中第一项只能说明其交往,第二项只能说明他的勤学好问;D组中第二项说明他的清廉)

  6.D(A崔瑗向监狱长请教B苏祗想说出真相,被崔瑗制止C光禄大夫杜乔检举他贪污)

  7.(1) 想劝说他废黜北乡侯,另立太子,但阎显整天醉生梦死,见不到他 (“废立”、“ 日”、“ 沉醉”及大意各1分) (2) 人接受天地的恩赐得以生存,人死之后,灵魂归天而去,骨肉葬于大地,哪里黄土不埋人( “禀”、“ 终”、 “精”、“臧”、“形骸”及大意各1分)

  参考译文:

  崔瑗字子玉,在他幼年时父亲去世,他专心好学,全能继承他父亲的学业。他十八岁时来到京师洛阳交游问学,因而通晓天文、律历、数术、《京房易传》,受到学者们的推崇。他和扶风人马融、南阳人张衡友谊很深。

  崔瑗在四十多岁时,才任为郡衙的办事吏员。后来因事被关进东郡发干县的监狱,监狱长对《礼经》很有研究,崔瑗受审讯之外,常常向监狱长请教《礼经》的有关问题。他专心好学,即使身处颠沛流离之中也一心从事学问。后来官司结案回到家乡。

  后来又被车骑将军阎显征召,在阎府中任职。当时阎大后垂帘听政,阎显入朝参政。在此之先,安帝废黜太子刘保,贬为济阴王,另立北乡侯刘懿为太子。崔瑗认为北乡侯立为大子,不合法统,他预见到阎显将要垮台。想劝说他废黜北乡侯,另立太子,但阎显整天醉生梦死,见不到他。于是对长史陈禅说:“中常侍江京、陈达等人,因他们得到先帝的宠幸,把先帝哄得迷迷糊糊,于是废黜了合法的太子,另立旁支子弟。少帝即位时,就在宗庙中犯了病。我想和长史您一起求见将军,劝他上奏太后,逮捕江京等人,废黜少帝,迎立济阴王。这样做,一定能上合天意下合民心。如果违背了天意,君主的宝座久空,你即使没犯罪也逃不了首恶的罪责。这是祸福转换的关键时候,也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陈禅听了犹豫不决,不敢听从。恰好北乡侯这时病死了,孙程立济阴王为帝,这就是汉顺帝。阎显兄弟都被处死,崔瑗也被连累遭罢免。崔瑗的学生苏祗对崔瑗的谋划了解得一清二楚,想上书皇帝说明这一情况,崔瑗听到后,就马上加以制止。当时陈禅任司隶校尉,把崔瑗找来对他说:“你姑且听任苏祗上书说明,我为这件事作证。”崔瑗税:“这话像小孩子们说的悄悄话,希望司隶校尉大人不要再说了。”于是辞职回家,再也不应州郡的征召出来做官。

  过了很久,大将军梁商建立大将军幕僚机构,首先征召崔瑗。他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辞了。这一年,他被荐举为秀才,被任为汲县县令。他在知县任内,多次向朝廷上书,提出应实行的政事,为百姓开垦出几百顷稻田。他在任七年,受到百姓们歌颂。

  汉安初年,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同推荐崔瑗是德高望重的大儒,从政期间政绩突出,不应该让这样的人才沉沦下僚,因此升任他为济北国相。当时李固任大山郡大守,他很欣赏崔瑗的学识,不断给崔瑗写信致意。过了一年多,光禄大夫杜乔充任巡察使者,到各地巡视,他向朝廷检举,崔瑗犯有贪污罪,于是崔瑗被送司法机关审理。崔瑗上书为自己辩护,辨明无罪后被释放。后因病逝世,时年六十六岁。在他临死之前,嘱咐他的儿子崔寔说:“人接受天地的恩赐得以生存,人死之后,灵魂归天而去,骨肉葬于大地,哪里黄土不埋人?不要把我的尸体运回故乡,他人赠送东西和羊猪之类的祭品,一律不要接受。”崔寔遵照遗嘱,于是把他埋葬在洛阳。

  崔瑗是写文章的高手,尤其擅长写书札、记文、箴文、铭文,所著共五十七篇,那些擅长写文章的人都自认为赶不上他。崔瑗喜欢读书人,喜好招待宾客,为客人摆设丰盛的宴席,准备各种美味菜肴,但不过问家里的生计。他平时只是粗茶淡饭而巳。因此,家里没有什么积蓄,当时人很称赞他的清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7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古诗文 2020年3月25日
    623
  • “汉宣帝本始二年,夏,五月,诏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汉宣帝本始二年,夏,五月,诏曰:“孝武皇帝躬仁谊,厉威武,功德茂盛,而庙乐未称,朕甚悼焉。其与列侯、二千石(汉代郡守年俸二千石)、博士议。”于是群臣大议庭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2
  • 言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文言文 言志 明代·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翻译   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0
  • 期中文言文《童趣》复习专练

    期中文言文《童趣》复习专练   一、请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能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  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私拟作群鹤舞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越调天净沙秋思欣赏

      【原文】   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枯藤老树昏鸦:缠绕…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9
  • ●卷八十五 ◎尺牍九十五首(本卷实为九十七首)

      【与范元长八首(儋耳)(之一)】   某慰疏言。不意凶变,先公内翰,遽捐馆舍,闻讣恸绝。天之丧予,一至于是,生意尽矣。伏惟至孝承务元长昆仲,孝诚深至,追慕罔极。何辜于天,罹此祸…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