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古诗的意思及翻译赏析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译文] 红旗高举,在小洲柳林上空翻飞。如春雷般的鼓声震荡,龙舟从烟波浩渺的远方破浪而来,你赶我追。

  [出自] 《减字木兰花》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注释:

  红旗:发令的指挥旗。

  深深:茂密的柳杨树林深处。

  渚:小水洲。

  鼓击春雷:击鼓声如春雷一般响彻天地。

  烟波:船桨划起的水波。

  金碧楼西:指领奖台。

  译文:

  高高地举起红旗,杨柳浓荫下箭一般飞出一艘龙舟。鼓声敲打得像春雷一样震响,龙舟冲破烟波飞到终点掉转回头。

  欢呼声震天动地响彻四方,士气高昂力挫群雄赢得万众欢呼。高楼两边装点金碧辉煌的地方,壮士们已把第一名的锦标领走。

  赏析:

  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龙舟竞渡,即赛龙船。相传伟大诗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这一活动,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当地居民准备轻便快船,选拔优秀船员,到节日,在附近江河举行竞赛活动。男女老幼,官员百姓,纷纷集聚赛区观赏助兴。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已有关于竞渡的记载。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一书,专门记载南宋京城杭州的各种情况,其“舟船”条有云:“西湖春中,浙江秋中,皆有龙舟争标,轻捷可观。”龙舟竞渡时,船上有人高举红旗,还有人擂鼓,鼓舞划船人的士气,以增加竞渡的热烈气氛。这种万众欢腾的场面吸引了历代的诗词作者。黄裳很喜欢写自然景色,赛龙舟的场面也吸引了他,他的这首《竞渡》,就是描写龙舟竞渡夺标的实况。

  上片写竞渡。“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竞赛开始了。一群红旗高举的龙舟,从柳阴深处的小洲边飞驶而出。“飞出”二字用得生动形象,令人仿佛可以看到群舟竞发的实况,赛船上迎风招展的红旗,耀眼夺目,首先映入眼帘。由于沙洲上浓密的柳荫遮蔽视线,赛船就象从柳荫中飞驶而出。“渚”,水中间的小洲。点出杨柳渚,既是以景色相衬托,也为了表明节候。作者这里用“飞出”来形容那急划而来的赛船,真实地反映了参观者的感受。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竞渡时,每艘船上不仅有人高举红旗,还有鼓手击鼓以统一划船的节奏。一艘赛船里有好多名划桨手。他们之间,全靠鼓点来协同动作。所以作者说,赛船上的击鼓声,像春雷一样震响,它们冲破笼罩着江面的水气,远远地传向四面八方,在空中回荡。“直破”二字写出了船的凌厉前进的气势。这样,就渲染了竞赛的紧张气氛。

  下片写夺标。竞赛,以先到达目的地的获得锦标。竞渡的高潮出现在赛船驶近锦标,胜负将见分晓的时刻:“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人山人海的观众为优胜者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喝彩声。在这种震耳欲聋的助兴声中,一马当先的龙舟上的竞渡者,正在拼命地划动船桨,向终点猛冲,表现出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决胜精神。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争战气),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避。看来,有成千上万的观众看得惊心动魄。这里,作者只用了十一个字,就把竞渡中最壮观的场面连同它的紧张激烈的气氛和惊心动魄的声势和盘托出来了。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古时的锦标,也就是一面彩缎的奖旗,一般都悬挂在终点岸边的一根竹竿上,是给予竞渡优胜者的赏物,从龙舟上就可以摘取到。在作者描绘的这场竞渡中,“金碧楼西”的岸边,就是挂锦标的位置。如金似碧(碧玉),形容这座楼阁的富丽。优胜者终于抢先到达终点,从那里“衔得锦标第一归”,胜利返航。为什么用一个“衔”字呢?“衔”,用嘴含住的意思。古时的龙舟,船头上雕有象征性的龙头装饰。看来,优胜者夺得锦标以后,就将它悬挂在船头的“龙头”上,活像一条真龙将锦标上端含在嘴里似的。“衔”是龙舟的龙形生发出来的字眼。用这个“衔”字,饶有情趣,是传神之笔。

  此词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如此以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词写得这样生动,如果作者没有亲临现场的实感,是写不出来的;如果作者虽有实感,但在艺术上,缺乏剪裁的匠心、捕捉印象的功夫和渲染气氛的笔力,那么也是难以写得这样有声色、有层次、有气势,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7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史毕仲游传》的原文及翻译

      :   毕仲游字公叔,与仲衍同登第,调寿丘柘城主簿、罗山令、环庆转运司干办公事。从高遵裕西征运期迫遽陕西八十县馈挽之夫三十万一旦悉集,转运使范纯粹李察度受其赋而给之食必旷日乃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137
  •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的翻译赏析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7
  •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①,鹤背扬州十万钱②。白云两袖吟魂健③,赋庄生《秋水》篇④,布袍宽风月无边⑤。名不上琼林殿⑥,梦不到金谷园⑦,海上神仙。 注释①蝇头:小字。老子五千言:指春秋思想家老…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3
  • 《明史·耿九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306
  •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73
  • 张仪之残樗里疾原文及翻译

      张仪之残樗里疾也,重而使之楚。因令楚王为之请相于秦。张子谓秦王曰:“重樗里疾而使之者,将以为国交也。今身在楚,楚王因为请相于秦。臣闻其言曰:‘王欲穷仪于秦乎?臣请助王。’楚王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