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原文及赏析

  《有的人》臧克家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臧克家[2]

  句子解析

  ①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前一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行尸走肉,生命却毫无价值;后一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为人民当牛做马的人,这种人的生命虽然不复存在了,但是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虽死犹生。这是全诗提纲挈领的小节,抓住它品读全文,就会事半功倍。

  ②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呵,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俯下身子”把鲁迅精神表达得多么充分,刻画了鲁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是从鲁迅所写的《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演变来的。

  ③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题辞》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并且朽腐。”

  ④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和爱戴的深厚感情。“春风”“到处”“青青”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热烈歌颂。

  ⑤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这句话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为人民的人的结果和与人民为敌的人的下场做了对比。与人民为敌的人,人民会起来反抗他,将他打垮;为人民的人,人民会崇拜他,敬仰他。

  词语解析

  ①“有的人”: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行尸走肉”,他们对外不抵抗,对内压迫人民。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

  ②活: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③死:第一个“死”字意思是缺少灵魂,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死亡,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④骑: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态。

  ⑤摔垮:人民要推翻反动派,打倒反动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⑥烂得更早:形象地写出反动派和腐官想名垂千古却遗臭万年。

  ⑦抬举得很高,很高:人民只会记住对他们有恩的人,并且会一直支持着他。

  ⑧不朽:不磨灭,指长存于世。

  ⑨抬举:称赞;提拔。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先生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先生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从本诗体现出鲁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黑心主义者进行全面的打击。

  作者概括地从鲁迅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在他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这两点上来表现他的伟大。为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篇短诗的内容,通篇用了对比的表现方法,题目不写做纪念鲁迅先生而叫做‘有的人’。” 深刻地揭示了为了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整首诗歌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节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节是第二部分;第五、六、七节是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的观点。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中,热情赞颂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二、第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行尸走肉”,他们对外不抵抗,对内压迫人民。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意思是缺少灵魂,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死亡,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7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Q厝苄梗??绨祷荒昊?=鸸瓤∮危??障锬埃?虑缦嘎钠缴场3ぜ俏笏娉怠U?醴??瑁?妓冀患印A?绿阴瑁?曳执荷?饺思摇?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8
  • 文言文《滥竽充数》的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滥竽充数》的练习题及答案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in米仓)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给下列加粗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97
  • 爱情誓词古代文言文版

    爱情誓词古代文言文版   一、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6
  • 金壶丹书

      【文言文】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7
  • 初中重点文言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初中重点文言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原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1
  •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鹧鸪天》翻译赏析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译文]    今宵手持银灯仔细看着你,还担心又是相逢在梦里头。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