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的翻译赏析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前言】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题画诗。诗人面对画中美景,只能徒自怨叹。而画中之景愈美,诗人的心情愈低沉。这种“以美景衬哀情”的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将诗人内心的悲苦之情衬托得愈加强烈,顺势引出了尾联无可奈何的感叹: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注释】

  ①司马弟:李固的弟弟。

  ②方丈:又名方壶,古代传说中海上三座仙山之一。《史记·封禅书》载:“自齐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浑:全然。连水:山水相连。

  ③天台:即天台山,在今浙江省。

  ④范蠡:春秋时越国大臣。

  ⑤王乔: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

  ⑥随万物:随着万物一同沉浮升迁。

  ⑦尘氛:世俗之气。

  【翻译】

  方丈山与茫茫大海连成一片,天台山总是在烟云中若隐若现。我常在人间的画卷中看到这样的美景。如今年纪大了,只能空闻,不能亲临其境。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偏小,不能载我同游;王子乔所乘的仙鹤只有一只,不能度我飞升。我一生只能随波逐流,怎样才能摆脱这世俗之气呢。

  【赏析】

  这是杜甫在赏鉴了一幅山水画后所作的一首题画诗。首联以浪漫的笔调描写了画面的美景,将方丈、天台两座仙山与苍茫的大海、缥缈的烟云放在一起描绘,增强了画面的苍茫之感和神秘之气。此为虚笔描摹。接着诗人笔锋陡转,由虚入实,抒写了自己欣赏完画作之后的内心感受。面对如此神山胜境,诗人慨叹自己年华已老,不能亲自前去游览一番,只能在画中一饱眼福了。颈联承接上联的“老”、“空”二字进一步抒发感慨。画中轻舟荡漾,可惜舟小,容不下诗人同游;画中仙鹤长鸣,可惜只有一只,也不能带着诗人飞升。诗人面对画中美景,只能徒自怨叹。而画中之景愈美,诗人的心情愈低沉。这种“以美景衬哀情”的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将诗人内心的悲苦之情衬托得愈加强烈,顺势引出了尾联无可奈何的感叹: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一幅山水图,竟引无限情,“诗中无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此诗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意境开阔,文笔回荡,令人浮想联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8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庐山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后两句意思就有了微妙的变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6
  •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重点文言实词。   1公   连辟公府不就 (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名词,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0
  •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全诗翻译赏析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译文]  人间世事,总是有盛有衰,此谢彼起;时间不断来来往往,就将古今串连了起来。   [出自]  孟浩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4
  • ●卷三十二 ◎和陶诗五十七首

      【和咏二疏】   二疏事汉时,迹寓心已去。许侯何足道,宁识此高趣。可怜魏丞相,免冠谢陋举。中兴多名臣,有道独两传。世途方毂击,谁肯行此路。是身如委蜕,未蜕何所顾。已蜕则两忘,身…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2
  • 描写送别的诗句

    描写送别的诗句   1).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 韦应物《送杨氏女》   2).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 杜甫《别房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2
  • 关于24节气夏至的经典诗词分享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整理了一些关于夏至诗词句子,欢迎大家阅读!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2、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3、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