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驻马听·舞》原文翻译及赏析

  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注释

  ⑴飞燕:用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典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学歌舞,号曰飞燕。”

  ⑵鼍(tuó)鼓:用鼍皮蒙的鼓。《诗经·大雅·灵台》:“鼍鼓逢逢。”鼍,即扬子鳄。梁州:指《梁州》大曲。

  ⑶刘郎:一般采用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的典故,喻指情郎。刘义庆《幽明录》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会稽郡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遇两丽质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为婿。刘晨又被称为刘郎。

  参考译文

  凤凰形发髻盘成空花,袅娜腰肢温润轻柔。转移变换莲步,像汉宫赵飞燕那般美艳风流。鼋鼓疾响演奏《梁州》舞曲,随舞曲翻飞绣着鹧鸪的春罗衣袖。送上锦缎缠头,情郎哥错认成风前的春柳。

  鉴赏

  《驻马听·舞》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小令。此曲紧扣着舞者的身姿,形象地描写出人体造型的艺术魅力。小令先写舞者的发式和体形,再写舞者的具体形象,并加以联想,又结合舞乐特点,最后写观众的印象,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舞姿的优美和场面气氛的热烈。全曲用语典雅清丽,有很强的感染力。

  “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这首小令描写人体造型的艺术魅力。全曲紧扣着舞姿来写。“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从发式和体形两者点染舞者的精致装饰和天生丽质。“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描写舞者的具体形象。作者抓住舞的基本特征,用轻衫飘舞、莲步轻移、罗袖翻飞的动态形象,和汉宫赵飞燕“旧风流”的恰当联想,以及突出鼍鼓频催、《梁州》大曲伴唱的舞乐特点,简练、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舞姿的优美和场面气氛的热烈。“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用作为观众代表的“刘郎”眼光,用他“错认风前柳”的幻觉形象,渲染、强调了舞者留给观众的难忘印象。

  这首小令写法极其夸张,强调了舞蹈艺术的感染力量,使人有如见如闻之感,其用语之典雅、清丽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8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江南最经典的10首诗词,杏花微雨,山水如画,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

    在中国人心中,江南是一个诗意的地方。 小桥流水,船渡人家,杏花微雨,山水如画……浸润着中国人的诗意。 在这里,有艳若桃李的采莲姑娘;在这里,有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在这里,有可爱可亲…

    2023年1月10日
    56
  • 《黄庭坚传》“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黄庭坚传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7
  •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原文、注释和鉴赏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注释】 (1)诗前有序,全文见本诗附录1。此诗作于唐文宗李昴大和二年(82…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408
  • 百家姓·井文言文

    百家姓·井文言文   历史来源   「井」源出:   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姓源》所载,周代姜尚(太公望)受封于齐国。其后有出仕虞国者,为大夫,受封于井邑,称为井伯,其子孙遂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5
  • 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在乎什么

    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在乎什么   周二上午,听了厦门六中杨书松老师在珠海借班做课,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必修语文第三单元的第1课《寡人之于国也》。   杨老师是一位古文修养深厚的教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14
  • 关于小寒节气的古诗句子

    一年一度的小寒将至,小寒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倒数第二个节气,意味着一年最冷的时候到了,古代很多诗人会借此抒情,他们的诗句都值得让人去品味,关于小寒节气的古诗句子送给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