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古诗原文及赏析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前言】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叙述重阳节的景色以及作者自己“从吴见山觅酒”所送的见面礼,下片主要写重阳日作者的感受。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此调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单调四句,二十八字。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的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过龙门”“浪淘沙慢”。十句,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上下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声韵,例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常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竟有五首之多。可见吴见山必精于填词。

  【赏析】

  “山远”两句,叙景随情移。“翠眉”,青翠的山气。此言秋日重阳本是登高揽胜的好时节,但因为词人心情抑郁,即使远望寒山虽是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在他心目中也是感到凄凄凉凉,使他不忍细睹。“菊花”一句,以人拟菊。“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净洗”两句,房中插菊,点重阳(九日)景色。词人说:我将绿玉杯洗涤得干干净净,并打来清冽的井水放进杯中,插上我为您专门(指吴见山)摘来的菊花,拿来您这儿,让它散发出阵阵清香吧。

  “乌帽”两句,写自己已老。言自己虽然用黑色的帽子遮盖住白头发,以免显露出自己的老态来,但是秋风狂劲,仍旧不时地要从头上的“乌帽”中,吹飘出白发来。“一年”一句,直叙去吴见山家饮酒。词人说:我在这一年中的重阳佳节,就在老朋友家的西厢房中醉酒度过去算了。“秋色”两句,写自己心中抑郁,愁闷的原因。“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也。故周邦彦《玉楼春》词有“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而元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也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哀伤;李商隐也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叹。这些与梦窗此词的结尾两句,何其相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6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1
  • 李百药秋晚登古城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百药《秋晚登古城》写景咏怀,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难以排解的忧郁孤愤之情。   秋晚登古城 李百药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88
  • 打蚊文言文翻译

    打蚊文言文翻译   打蚊,是一首古代文言文,寓意打蚊子用巴掌就已足够了,而且十分有效,大木棒不但没用反而还帮倒忙。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打蚊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6
  • 文言文之我教《孔子游春》

    文言文之我教《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一文语言优美,说理透彻,浓浓的师生情谊如清水缓缓地流淌在每个字、每句话中。在品味那诗般的文字时,也似乎让我们每一位教者都经历了一次与这位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1
  • 古诗鉴赏:郑思肖的《寒菊》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r…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156
  • 拔苗助长文言文注释赏析

    拔苗助长文言文注释赏析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