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原文:

  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 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 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赏析: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嫋嫋”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然而“嫋嫋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它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6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目贵明》翻译及阅读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目贵明》翻译及阅读答案   导语: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书,多翻译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从而提高文言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106
  • 《题弟侄书堂》原文及译文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102
  • 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 (清)曾国藩 今天下郡县牧民之吏,大抵以刑强齐之耳。任蚩蚩者自为啄息喜怒,一不顾问。至其犯法,小者桎梏,大者弃市,豪强者漏网,弱者靡烂,苟以掩耳目而止。原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8
  • 文言文阅读《疑人窃履》题目

    文言文阅读《疑人窃履》题目   (四)疑人窃履(8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7
  • 《满江红·万恨千愁》古词赏析

      《满江红·万恨千愁》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独自个、赢得不成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73
  • 《寒花葬志》文言文

    《寒花葬志》文言文   〔明〕归有光   【原文】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