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田中行原文及赏析

  《南山田中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前言】

  《南山田中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是依据南山秋景而作,写的是作者家乡的实况。诗人用富于变幻的笔触描绘了这样一幅秋夜田野图:它明丽而又斑驳,清新而又幽冷,使人爱恋,却又叫人忧伤,突出地显示了李贺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意境。

  【注释】

  ⑴秋风白:古人以白色象征秋天。秋风又称素风,素的意思是白。

  ⑵漻漻:水清而深。啧啧:虫鸣声。

  ⑶云根:云雾升起之处。苔藓:青苔。

  ⑷冷红:秋寒时节开的花。泣露:露珠凝聚,有如泪珠。

  ⑸荒畦:荒芜的田地。叉牙:参差不齐。

  ⑹蛰萤:藏起来的萤火虫。

  ⑺石脉:石缝。

  ⑻鬼灯:磷火。如漆:明亮如漆。点:一作“照”。

  【翻译】

  秋风掠过,秋野明净,池塘积水深又清,草中虫儿唧唧鸣。长满苔藓的山石,浮起浓密的云气。挂着露珠的秋花,在娇滴滴地哭泣。九月,荒地里的稻子参差不齐,发着冷光的萤火虫在斜径上低飞。石缝里渗出的泉水滴入沙地,鬼火如墓中漆灯,花朵似的点缀着松林。

  【鉴赏】

  这首诗确实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多种的冷色调构成了一幅冷艳幽森的画面:秋天的原野上,一片片一洼洼的积水,秋风萧瑟地吹着;云霭笼罩着低矮的山,山上的石头被青苔覆盖;寒风中开放的小红花,缀着晶莹的露珠,似在低声饮泣。田地荒芜了,九月的田陇里,只有一些稀稀落落,高低不齐的禾稻;萤虫一闪一闪飞在歪歪斜斜的田埂草间,石隙中泉水涓涓滴滴地流进荒芜了的沙地里;而闪闪烁烁的鬼火,却在漆黑的松林间飘忽

  在这幅画面里,诗人是采用精雕细刻的描绘手法,展示了幽冷而且带着阴森气氛的境界。诗人极注意选词,每个词都极其精确地表述着鲜明的意象,形象感十分强烈;在诗中他又十分注意意象的组合,每个词所表述的意象是鲜明的,但他们之间不是相互游离,而且相互融合,组成多样统一的画面。这幅画面在色彩的选择构置上也非常成功,画幅大片面积是惨白与漆黑,渲染了画面的阴冷,真有点鬼气森然;特别是大片的黑白颜色之间,飘动着那绿荧荧的鬼火,更增添了阴森的氛围。然而,它又不是全然恐怖的,这恐怕在于诗人抹上了几点红花又勾勒了淙淙的清泉;这样就使画面多少带了点生气,减弱了阴森恐怖感。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经济繁荣的似锦繁花已经凋落,而统治阶级又实行重税、兼并政策,农民破产,失去田地,不堪压迫剥削,大量逃亡。不少地方出现了田地荒废,农村凋弊的凄凉景象。诗人李贺目击了这样的现象,感到十分凄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再现当时农村破败荒凉的现实。写得如此阴森,这是诗人主观情绪的反映,它表现诗人对现实怀有一种无法挽回的绝望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6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李白诗词全集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唐代: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译文】   大地一片雪白,风…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93
  • 《留赠偃师主人》原文及翻译

      《留赠偃师主人》作者为唐朝诗人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城漏未残,徒侣拂征鞍。   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   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   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7
  •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的意思:片片花瓣像蝶翅般轻盈,殷红点点,娇小可爱。这两句从词句内容上,点点花朵儿猩红如染,那么鲜艳娇美.两句同一写花,而角度各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1
  • 游万柳堂记文言文

    游万柳堂记文言文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1
  •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阅读答案(附翻译)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51
  •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