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看潮·江边身世两悠悠古诗翻译赏析

  《八月十五日看潮·江边身世两悠悠》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前言】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言绝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秋,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第一首写作者作出去看钱塘江潮的打算,第二首描绘所看到的潮水的威势,第三首抒写看潮后兴起的感慨,第四首以地方官的身份抒发因看潮而生的议论,第五首再次抒发观潮所得的感想。全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运笔上,有实写,有虚写;有感慨,有议论;有想象,有愿望。淋漓恣肆,不落常轨,体现出苏诗英爽豪迈的风格。

  【注释】

  ⑹“久与”句:出自白居易《九江北岸遇风雨》:“白头浪里白头翁。”

  ⑺江水西流:指海水上潮,江水势不能敌,所以出现逆流情况,随潮西流。

  【翻译】

  我身世悠悠如同江水起起落落,长此以往也像沧海波涛那样白头浪人。造物者也知道人是很容易老去的,所以让那江水向西流。

  【鉴赏】

  第三首,抒写看潮后兴起的感慨。作者乘兴观潮,原本是为纵览海潮的壮观而来,此刻却顿起身世之感。他感叹自己由京城调任在外,身世悠悠,浑无定所,和江边的潮水一样,潮去潮来起落不定。所以起句说“江边身世两悠悠”,以示悠然长往,不知何时能有归宿。而年华易逝,白发易生,他只怕长此以往,也像沧海波涛那样,不时掀起白头雪浪,自己也要成为“白头浪里白头人”了。

  第二句,“久与沧波共白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感想。后两句:“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作者看到海潮上溯,竟能逼使江水随潮西流。江水本不能西流,但因不能与潮势相敌,于是出现西流的情景。作者设想,这可能是造物者体会到人有易老的心情,遂教江水也有西流之日,以示人生未必无再少之时,将来返回朝廷仍然有望。从历史背景来看,作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对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政持有不同的意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7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友 聚〔现代〕王继东

    【作者介绍】 王继东,男,网名:凭栏望,1951年生,山东蓬莱人,高中文化,做过翻砂工,木模工,略通音律,爱好丝竹,自制二胡,古筝等乐器。酷爱书法艺术,尤其喜欢张旭,怀素,毛泽东等…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198
  • 徐霞客《游雁荡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游雁荡山记(节选) 徐霞客 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十一日,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南涉一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9
  • 覆巢无完卵文言文翻译

      覆巢无完卵讲述了孔融被捕的一则故事,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覆巢无完卵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覆巢无完卵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39
  • 皇甫曾《秋兴》阅读答案

    秋兴   皇甫曾 流萤与落叶,秋晚共纷纷。 返照城中尽,寒砧雨外闻。 离人见衰鬓,独鹤暮何群。 楚客在千里,相思看碧云。 1.本诗颔联如何描写秋景?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诗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6
  •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拼音版及翻译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拼音版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拼音版 《 金jīn陵líng城ché…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89
  •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秦观《望海潮》全文翻译赏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译文]  明丽春色乱纷纷来到每户人家,不管在桃边还是柳下。   [出自]  秦观  《望海潮》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