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遇便风》原文译文及赏析

  和《淮上遇便风》

  宋 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译文:

  淮水浩荡,与天共流,水天一色,交相辉映。

  长风万里,吹送归舟,顺风顺水,轻快如飞。

  诗人发愁,因为晚上船不得不停泊在狭窄而吵闹的低湿之地。

  但愿乘长风万里,破白浪滔滔,驰入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

  赏析:

  此诗立意高远,耐人寻味。诗的前两句既写出了沧波浩瀚之势,又写出了归途顺风行舟的快意。“送归舟”则是诗人阔别故乡、归心似箭的真情流露。诗尤贵在曲曲中陡生新意,“遇便风”而生云帆沧海之思:“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从这极富启发和象征意义的诗句中,可见诗人欲冲决羁(jī)绊、无拘无束地遨游沧溟的强烈愿望和广阔胸怀。诗人在朝之日,就曾疾愤构陷之徒,这“吹入沧溟”之想,实是诗人清白、高远的思想写照。

  诗歌鉴赏:

  苏舜钦的《和〈淮上遇便风〉》抒写万里行舟,快风顺水的大自由大自在。“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应愁晚泊卑喧地,吹入沧溟始自由。”一二两句描写现实。淮水浩荡,与天共流,水天一色,交相辉映。长风万里,吹送归舟,顺风顺水,轻快如飞。意境何等壮阔,气象何等雄浑,感情何等欢悦。后两句描写浪漫的想象。诗人发愁,因为晚上船不得不停泊在狭窄而吵闹的小港口。结尾笔锋一转,顿生豪情。但愿乘长风万里,破白浪滔滔,驰入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只有在这浩渺辽阔的天地中,诗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大自由大自在!全诗现实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感情层层推进,一泻千里,表层流露的是乘风破浪之快意,而深层表达的则是诗人豪迈壮阔的情怀。迹其生平,诗人数次上书朝廷,于朝政无所回避,疾愤群小,屡为佞人所构陷,其“愤懑之气,不能自平”,故有“吹入沧溟始自由”之想,意即冲破一切人为羁绊,求得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诗人就是这样借江流天地、长风万里、沧溟浩渺来抒写自己豪迈不羁,壮志凌云的自由之情。综上所析,宦海浮沉,人生苦短,诗人不管是贬官降职,流放他乡,还是为人构陷,壮志未酬,不管是路遇不平,前途凶险,还是思有郁结,心灵不展,他们都能够在观照自然,神游天地的审美愉悦中解除痛苦,超越自我。是天地山川赋予他们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是江河湖海赋予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是自然造化赋予他们自由奔放的生命激情。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文学家,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 在对诗歌的政治作用的认识上,苏舜钦与梅尧臣是一致的。他在《石曼卿诗集序》中说:“诗之于时,盖亦大物。”所谓“大物”,即是指诗可以反映“风教之感,气俗之变”,若统治者有“采诗”制度,就可以据以“弛张其务”,达到“长治久安”。因此,他批评“以藻丽为胜的文学风气,而大力赞扬穆修等人“任以古道”,石曼卿的诗能“警时鼓众”。而且如前所言,他还提出过“文之生也害道德”的颇为极端的意见。其实苏氏为人性格偏于豪放开张,并无道学家的气息,他的这些主张与他在仕途上积极进取的欲望有重要的关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8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停顿的常见技巧

    文言文停顿的常见技巧   在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让一个同学翻译课文中的句子武陵人捕鱼为业。他翻译为武陵这个地方的人都是以捕鱼为职业。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他也丈二和尚摸不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3
  •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分从岳阳楼远眺,只见洞庭湖上,北风劲吹,船上的风帆被吹得歪歪斜斜;红日衔山,倒影映在湖中,似觉红日衔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105
  • 张鎡《宴山亭·幽梦初回》

    张镃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催成疏雨。竹槛气寒,蕙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无绪,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 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犀帘黛卷,凤枕…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1
  •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蔀(bù)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   2、栉:木梳。   3、角:较量,竞比。   4、瓦釜:用黏土烧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0
  • 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六盘山   作者: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94
  •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句式的翻译,是高考语文试题的必考点,因涉及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修辞等方面,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点、难点。考生要过好文言文翻译关,…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7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