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胡城县》翻译赏析

  【诗人简介】

  杜荀鹤:864-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排行十五,池州石棣(今安徽石台)人。昭 宗大顺二年(891)进士。田君(右应加页旁)镇宣州,辟为从事。天复三年(903),为君(右应加页旁)赴大梁通好朱温,为温所喜,表授翰林学士。生长农村,遭逢乱离,善用近体诗反映民间疾苦、抨击社会的黑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有《唐风集》,《全唐诗》存诗三卷。

  再经胡城县①

  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②加朱绂,

  便是生灵③血染成。

  【注释】

  ①胡城县: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县北。

  ②县宰:县令。朱绂(音福):系官印

  的红色丝带,然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

  ③生灵:生民。

  【评析】

  这首诗对于典型现象的高度概括,是通过对于“初经”与“再经”的巧妙安排完成的。写“初经” 时的所见所闻,只从“县民” 方面落墨;是谁使得“县民无口不冤声”?没有写。写“再经”时的所见所闻,只从“县宰”方面着笔:他凭什么“加朱绂”?也没有说。在摆出这两种典型现象之后,紧接着用“便是”作判断,而以“生灵血染成”作为判断的结果。“县宰”的“朱绂”既是“生灵血染成”,那么“县民无口不冤声”正是“县宰”一手造成的。而“县宰”之所以“加朱绂”,就由于屠杀了无数冤民。在唐代,“朱绂”(指深绯)是四品官的官服,“县宰”而“加朱绂”,表明他加官受赏。诗人不说他加官受赏,而说“加朱绂”,并把“县宰”的“朱绂”和人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联系起来,用“血染成”揭示二者的因果关系,就无比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统治者与民为敌的反动本质。结句引满而麦,不留余地,但仍然有余味。“县宰”未“加朱绂”之时,权势还不够大,腰杆还不够硬,却已经逼得“县民无口不冤声”;如今因屠杀冤民而立功,加了“朱绂”,尝到甜头,权势更大,腰杆更硬,他又将干些什么呢?试读诗人在《题所居村舍》里所说的“杀民将尽更邀勋,便知这首诗的言外之意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8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这两句是说,东风仿佛是报春的使者,逢着花草都催促其发芽萌生。东风解冻,草木萌动,刻划细腻,反映了一派蓬蓬勃勃的春意。 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86
  • 《江城子·病起春尽》翻译赏析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出自明末清初陈子龙的《江城子·病起春尽》 。   江城子·病起春尽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   添我千行清…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4
  •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83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卧薪尝胆》阅读答案对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22
  • 《晋书•李密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9
  • 耶溪泛舟翻译赏析

      《耶溪泛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