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齐三·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原文及翻译

  齐三·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

  作者:刘向

  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围邯郸。齐、魏亦佐秦伐邯郸,齐取淄鼠,魏取伊是。公子无忌为天下循便计,杀晋鄙,率魏兵以救邯郸之围,使秦弗有而失天下。是齐入于魏而救邯郸之功也。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故三国欲与秦壤界,秦伐魏取安邑,伐赵取晋阳,伐楚取鄢郢矣。福三国之君,兼二周之地,举韩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今又劫赵、魏,疏中国,封卫之东野,兼魏之河南,绝赵之东阳,则赵、魏亦危矣。赵、魏危,则非齐之利也。韩、魏、赵、楚之志,恐秦兼天下而臣其君,故专兵一志以逆秦。三国之于秦壤界而患急,齐不与秦壤界而患缓。是以天下之势,不得不事齐也。故秦得齐,则权重于中国;赵、魏、楚得齐,则足以敌秦。故秦、赵、魏得齐者重,失齐者轻。齐有此势,不能以重于天下者何也?其用者过也。”

  文言文翻译:

  国子说:“秦国打败马服君赵括的军队,包围了邯郸。齐国、魏国也帮助秦国进攻邯郸,齐围攻占淄鼠,魏国攻占伊是。魏国公子无忌为天下设下妙计,杀死将军晋鄙,率领魏国军队去解救邯郸之围。使秦国不能占领邯郸而且失去天下民心。这就是齐兵侵入魏国造成无忌救援邯郸的大功。安邑是魏国的都城;晋阳是赵国的都城;鄢郢是楚国的都城。本来三国和秦国接壤,如果秦国进攻魏国,就会夺取安邑,进攻赵国,就会夺取晋阳,进攻楚国,就会夺取鄢郢。逼迫三国君主,兼并东西周的土地,攻占韩国夺取它的土地,秦国将要夺取天下的一半土地了。如今又强取赵国、魏国,疏远中原各国的邦交,割取卫国的东部领土,兼并魏国的河南,断绝赵国的东阳,那么赵国、魏国也就危险了。赵国、魏国处于危险境地,那并不是齐国的利益。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的意思,是害怕秦国兼并天下而使它们的君主称臣,所以专意用兵抗拒秦兵。三国与秦国接界祸患就迅速,齐国不与秦国接界祸患就迟缓。因此根据天下局势看来,诸侯不得不事奉齐国。如果秦国得到齐国的支持,那么它的权势在中原将得到重视;赵国、魏国、楚国得到齐国的支持,那么完全可以抵御秦国。所以秦国、赵国、魏国谁得到齐国的支持,就会得到诸侯的重视,失掉齐国的支持就会受到诸侯的轻视。齐国既然占有这样好的形势,却不能在天下得到重视是什么原因?大概是用的计策错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9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马钧传文言文翻译

    马钧传文言文翻译   大家学过马钧传吗?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马钧传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   【原文】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156
  • 《次萧冰崖梅花韵》

    赵希 冰姿琼骨净无瑕, 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 有谁风雪看梅花? 赵希㯝,在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颇著诗声”,但传世作品不多,有《抱拙小稿》…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65
  •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及翻译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及翻译   名人好学是古时候就一直流传下来的佳话,下面是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1
  • 史记《吴既赦越》

    原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58
  • 高中文言文名句

    高中文言文名句   导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高中文言文名句你记住多少?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高中文言文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7
  • “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世雄商洛。企九岁丧父,哀毁类于成人。服阕袭爵。 年十二,乡人皇平、陈合等三百余人诣州请企为县令。州为申上,时吏部尚书郭祚以企 年少,未堪宰民,请别选遣,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